四川省隆昌市古氏概况
●撰文:古小彬(《中华古氏》总编辑、古家酒业(深圳)有限公司董事长、福建客家研究院特邀研究员、世界客属第23届恳亲大会主题词创作者、《海南客家》著者、《古氏史志》总编辑、海南省儋州市客家联谊会副会长)
隆昌古氏族谱
《隆昌县志》记载,明末清初,四川连年战乱,同时天灾疫情不断,人口锐减,遍地荒野,无人耕种。朝廷诏令两湖、两广、江西、福建等省向四川移民,至今隆昌仍流传“湖广填四川”一说。古氏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前来隆昌入籍的。
根据隆昌现存《古氏族谱》记载,清初直接迁入隆昌的古氏有九位(户)始祖,还有八位(户)入川始祖,先迁入隆昌周边县,其后裔转迁隆昌境内置业,当今有十六位古氏入川始祖的后裔在隆昌境内居住。现在隆昌市古氏,约有10000人之众。
隆昌古氏分布图
源流1:清朝古昌典自湖南宜章入川
清朝康熙47年(1708年),唐朝南迁始祖古云应派下六世祖全望公支系27世古昌典,从湖南郴州市宜章县东风乡,迁入隆昌市北乡二里罗汉寺柴家湾(今隆昌市金鹅镇光跃村二组古家院子)落业。
直系世代祖公(1—27世):
云应→浩 →均 →礼 →蕃 →全望→延绶→成之→宗悦→凤仪→巩 →政 →琢明→文昌→南宝→朝真→梅清→明响→仁敬→声振→文瑀→金佑→世远→显爵→荣学→华智→昌典→
班辈排序:
金世显荣华,昌盛有万春;
富贵同天日,历代永朝君;
继承先祖志,发展伟业成;
祥辉得(德)鸿运,国泰泽和平。
昌典公生六子:盛通、盛聪、盛明、盛智、盛华、盛荣。
该支古氏已传至第38世,主要居住在金鹅镇光跃村古家湾子、建设村、光灿村,福庆夏布社,龙市镇,石燕桥镇郭毛屋基、新桥,城关镇等地。
《隆昌古氏族谱》发起人、副主编 古昭平
源流2:清朝古昌盛自湖南宜章入川
清朝康熙47年(1708年),唐朝南迁始祖古云应派下六世祖全望公支系27世古昌盛,从湖南郴州市宜章县东风乡,迁入隆昌市西乡四里盐井坝柿梓湾(今黄家镇)落业。
直系世代祖公(1—27世):
云应→浩 →均 →礼 →蕃 →全望→延绶→成之→宗悦→凤仪→巩 →政 →琢明→文昌→南宝→朝真→梅清→明响→仁敬→声振→文瑀→金佑→世远→显爵→荣学→华智→昌盛→
班辈排序:
金世显荣华,昌盛有万春;
富贵同天日,历代永朝君;
继承先祖志,发展伟业成;
祥辉得(德)鸿运,国泰泽和平。
昌盛公生四子:盛连、盛达、盛道、盛选。
该支古氏已传至第38世,主要居住在响石镇锣鼓村,黄家镇白沙村古家湾、西乡四里柿梓湾、龙威村、螺蛳村枣子湾,龙市镇付家湾村、福庆寨,金鹅镇胡家巷,隆昌市城等地。
隆昌《古氏族谱》发行典礼
源流3:清朝古公瑞自广东五华入川
唐朝南迁始祖古云应派下六世祖全望公支系25世古公瑞(妣张氏),于清朝康熙60年(1721年)辛丑正月十六日,自广东长乐县琴江都琴口堡(今五华县梅林镇琴口村),迁来隆昌市居住。
直系世代祖公(1—25世):
云应→浩 →均 →礼 →蕃 →全望→延绶→成之→宗悦→凤仪→巩 →政 →琢宦→文亮→少十五郎→成宗→椿秀→伯辉→仲议→发光→封 →乔梅→祯云→伯文→公瑞→
至清朝雍正13年(1735年)乙卯,古公瑞再迁重庆市江津县龙门漕新屋基居住(详见重庆江津古氏概况)。
按:广东省五华县《古氏族谱》记载:
十四世:文亮,字椿秀,号升全,琢宦次子,葬于社径村长排小坑岗,仙人献掌形艮山向。配钟氏,葬于社径村背小坑岭背窝。生三子:长子任辉,次子伯辉,三子锦辉。
十五世:伯辉,文亮次子,葬于龙村镇黄金石,喝名“天虹贯水”形,庚山甲向。配钟氏,葬于梅林镇琴口,喝名“月形”,乙山兼辰。生三子:长子仲仪,次子仲保,三子仲信。
(五华县《古氏族谱》册页)
源流4:清朝古维高兄弟自广东兴宁入川
唐朝南迁始祖古云应派下六世祖全望公支系29世古维高、古维天,于清朝雍正5年(1727年),遵示从广东省兴宁县下堡车田下车,迁入四川省叙州府隆昌市东乡三里五坡场立宅置业。
直系世代祖公(1—29世):
云应→浩 →均 →礼 →蕃 →全望→延绶→成之→宗悦→凤仪→革 →敏 →哲 →泰 →再思→文龙→虎臣→应祥→谷祯→廷保→文镇→淑钦→瑞 →乾 →敬斋→应学→元敏→伯桂→维高、维天→
迁移诗曰:
我祖迁居在四川,
劳心费力赴隆昌。
五坡场属东三里,
置买房廊与田庄。
班辈排序:
维文今有盛,万春富贵同;
道德传忠孝,世在永兴隆。
维高公携带儿子古文耀入川;古文耀配李氏,生一子:今成。
维天公率次子古文贵、四子古文辉入川;长子古文亮,配杨氏,生二子:今凤、今兴;三子古文万,配李氏,生二子:今贤、今龙。
传31世古今栋、古今荣,于乾隆年间(1736—1795年),与荣昌古氏宗亲等,在荣昌区合建古氏宗祠。
至清朝道光25年(1845年),34世祖古万成,从五坡场迁往隆昌市东乡六里界市场(今界市镇)营贸生理,至咸丰7年(1857年)丁巳岁所买何长清之业地名堰塘坎居住。
该支古氏主要居住在界市镇井场村已传至40世。
2008年5月17日在隆昌《古氏族谱》发行典礼期间留影。左起:古永、古世槐、古草茂、古小彬、古仁杰、古仁田、古仁华
源流5:清朝古祖诵自广东五华入川
清朝雍正13年(1735年),唐朝南迁始祖古云应派下六世祖全望公支系28世古祖诵(字衍姬),从广东省长乐县赤紫树乡(今五华县华城镇高华村),迁入叙州府隆昌市东乡六里野鸭池石子山(今界市镇五里村)立宅置业。
直系世代祖公(1—28世):
云应→浩 →均 →礼 →蕃 →全望→延绶→成之→宗悦→凤仪→巩 →政 →琢明→文昌→南宝→朝用→德贵→明谅→彦政→英贵→纶 →之道→泗 →天叙→龙 →元升→球→祖诵→
班辈排序:
祖文荣华富,贵学应传家;
维兆良明瑞,光宗耀彩霞。
由于维兆明瑞各族谱书写不一致,民国34四年(1945年)在隆昌界市镇联宗会统一,从家字辈后更改班辈例后:
前谟自肇基,洪州克竣业;
始宗裕嗣昆,广泽于川列;
三贤启承开,永远钦典则;
炳义会崇兴,序季叔仲伯。
祖诵公支系声文公派下“刘家桥”支系班辈排列:
祖文荣华富贵长,诗礼传家耀宗光;
斌武同升有德久,四季仁廉达吉昌。
祖诵公配张氏,生四子:声文、弘文、达文(裔孙移居四川犍为县)、象文,初居地在隆昌市界市场大竹林古家坳老房子(即今界市镇七大队一小队所在地),并建祠宇一座。
该支古氏已传至第40世,主要居住在:界市镇五里村、石佛寺村、新房村、蔡家寺、柏梓园、槽房村、龙台村张通湾、段家寺村、大河村、二大队,金鹅镇光跃村、新星村、宝峰村、文庙坝,石碾镇拱桥村、松林湾、河包咀、杨柳村、五坡七大队、十大队、葛朝村,周兴镇兰田村、敢家咀村、三大队、五马朝村、吴同村、王布政村、朱子贵桥上冲六大队、佛洞寺村,普润乡蔡家店村张家油坊、青滩村、一大队、六大队、十五大队、松林村古家坳口、青岗村,邬家河上冲古家坳口土地坝,板栗湾,渔箭镇,圣灯镇,双凤镇,城关镇,迎祥镇大碑凤凰村,黄家镇九子岩村,龙市镇新河街。
隆昌《古氏族谱》发行典礼现场一角
源流6:清朝古珂瑛自广东五华入川
唐朝南迁始祖古云应派下六世祖全望公支系27世古珂瑛,原籍广东省五华县,于清朝时期,迁入隆昌市南乡六里地沙园(今响石镇)开基。
直系世代祖公(1—27世):
云应→浩 →均 →礼 →蕃 →全望→延绶→成之→宗悦→凤仪→巩 →政 →琢明→文昌→南宝→朝用→德贵→明谅→彦政→英贵→纶 →之道→泗 →天秀→佩 →奕 →珂瑛→
班辈排序:
珂俊朝世常,章光永泽盛;
安邦思顺芳,国泰定兴全;
家和财运发,文武英杰贤;
忠孝达吉昌,富贵照瑞祥。
珂瑛公配刘氏,生三子:俊毓、俊丙、俊庚。
该支古氏现传至38世,主要居住在:云顶镇兴龙村,响石镇,金鹅镇,隆昌城区。
隆昌古氏族谱编委会成员
源流7:清朝古祖成自广东五华入川
唐朝南迁始祖古云应派下六世祖全望公支系28世古祖成,原籍广东省五华县,清朝时期,迁入隆昌市胡家镇开基。
直系世代祖公(1—28世):
云应→浩 →均 →礼 →蕃 →全望→延绶→成之→宗悦→凤仪→巩 →政 →琢明→文昌→南宝→朝用→德贵→明谅→彦政→英贵→纶 →之道→泗 →天叙→龙 →元俊→宫 →祖成→
班辈排序:
和玉荣华世代昌,
原长明远祖宗光;
琼成万树芳维茂,
孝弟忠信礼义常。
该支古氏已传至38世,主要居住在胡家镇,宝峰乡光星村、光明村等地。
隆昌古氏族谱编委会成员
源流8:清朝古烘姬自广东五华入川
唐朝南迁始祖古云应派下六世祖全望公支系28世古烘姬,清朝时期,从原籍广东省五华县,迁入隆昌市骡子滩定居。
直系世代祖公(1—28世):
云应→浩 →均 →礼 →蕃 →全望→延绶→成之→宗悦→凤仪→巩 →政 →琢明→文昌→南宝→朝用→德贵→明谅→彦政→英贵→纶 →之道→泗 →天叙→獬 →元祐→攸 →烘姬→
该支古氏主要居住在金鹅镇、界市镇等地,已传至38世。
源流9:清朝古传会自四川泸县迁入
唐朝南迁始祖古云应派下六世祖全望公支系25世古成贤,于清朝雍正7年(1729年),携子古能达,从原籍广东省五华县,迁入四川省泸县福集场(今泸县县城)立业。传至27世古传会,于清朝乾隆年间(1736—1795年),自泸县转迁隆昌市李市镇松树湾立宅置业。
直系世代祖公(1—27世):
云应→浩 →均 →礼 →蕃 →全望→延绶→成之→宗悦→凤仪→巩 →政 →琢明→文吉→玉山→原善→伯应→敬 →钦 →廷耀→德旺→睦 →昌运→品开→成贤→能达→传会→
班辈排序:
能传先桂凤正昌,
富有鸿开少天堂;
家升坯池维培远,
光权绪候大发祥。
该支古氏主要居住在隆昌市嘉明镇、胡家镇、李市镇、云顶镇黄利村,已传至36世。
隆昌古氏族谱编委会成员
源流10:清朝古仁里后裔自四川内江迁入
江西省安远县廉江板石人古仁里,于清朝雍正5年(1727年)丁未岁,迁入四川省成都府上南道直隶资州内江县椑木里(今内江市东兴区椑木镇)象湾定居,其后裔大部分转迁隆昌市双凤镇、迎祥镇居住。
直系世代祖公(1—13世):
贵清→才贵→平九→文忠→兴贤→志旺→金钶→广意→耐桐→明瑞→邦儒→大伟→仁里→
班辈排序:
平忠兴志金,广耐明邦大;
仁义礼智信,元亨利贞诚;
文行刚直勇,恭敬端庄良;
宽厚温和惠,愤发宏毅强。
仁里公配王氏,生三子:义凤、义麟、义鸥。后裔从内江市椑木迁入隆昌市后,主要居住在双凤镇新街、通胜村、吉祥寺湾,北乡四里凤凰湾,迎祥镇,黄家镇,金鹅镇居民村,高峰寺,界市镇石佛寺,隆昌城区等地。
源流11:清朝古贤任后裔自四川富顺迁入
唐朝南迁始祖古云应派下六世祖全望公支系28世古贤任,原籍广东省五华县,清朝时期,迁入四川省富顺县古佛场龚家桥定居,部分后裔从富顺县转迁隆昌市胡家镇、云顶镇置业。
直系世代祖公(1—28世):
云应→浩 →均 →礼 →蕃 →全望→延绶→成之→宗悦→凤仪→巩 →政 →琢明→文昌→南宝→朝用→德贵→明谅→彦政→英贵→纶 →之道→泗 →天爵→铎 →重儒→可习→贤任→
班辈排序:
正大光谟训,承勋未毓祥;
世代性忠孝,存心继善良。
该支古氏已传至39世,主要居住在胡家镇联盟村何家湾、胡家村、合兴村、红岩村、九块碑村、黄角村、元咀村,云顶镇、民主村、金墨湾,金鹅镇。
隆昌古氏族谱编委会成员顾问 古大田教授 题词
源流12:清朝古祖邠后裔自四川富顺迁入
唐朝南迁始祖古云应派下六世祖全望公支系28世古祖邠,原籍广东省五华县,清朝时期迁入四川省富顺县赵化镇定居。祖邠公部分后裔,从富顺县转迁至隆昌市置业。
直系世代祖公:(1—28世)
云应→浩 →均 →礼 →蕃 →全望→延绶→成之→宗悦→凤仪→巩 →政 →琢明→文昌→南宝→朝用→德贵→明谅→彦政→英贵→纶 →之道→泗 →天叙→龙 →元俊→风 →祖邠→
班辈排序:
祖汝性材烈,培崇怀德仁;
纯良清道富,时达孝联铭;
运泰终英俊,家和定顺兴;
敬修招广学,世绪庆长春。
该支古氏主要居住在隆昌市金鹅镇大东街、大南街,已传至38世。
源流13:清朝古朝选后裔自重庆荣昌迁入
唐朝南迁始祖古云应派下六世祖全望公支系28世古朝选,清朝康熙庚寅年(1710年)随父古常礼从江西省遂川县樟木村,迁入重庆市荣昌区东八里(今盘龙镇)虎皮桥立宅置业,其后裔部分从荣昌区转迁隆昌市石燕镇等地立业。
直系世代祖公(1—28世):
云应→浩 →均 →礼 →蕃 →全望→延绶→成之→宗悦→凤仪→巩 →政 →琢明→文贵→大振→均兴→日明→文远→怀铭→孔成→策 →大经→宏 →奇文→应鸣→声亮→常礼→朝选→
班辈排序:
化元宗显泰,荣耀正怀芳;
万吉成先贤,未明云具祥。
隆昌古氏族谱编委会成员顾问 古奠基教官 题词
源流14:清朝古继先后裔自重庆荣昌迁入
唐朝南迁始祖古云应派下六世祖全望公支系28世古继先,于清朝康熙50年(1711年),从原籍江西省吉安府龙泉县崇德乡二十五都樟子坑,迁入重庆市荣昌区东八里(今盘龙镇)宁里杜家河狮子坝立业,其后裔部分从荣昌区转迁隆昌市周兴镇等地置业。
直系世代祖公(1—28世):
云应→浩 →均 →礼 →蕃 →全望→延绶→成之→宗悦→凤仪→巩 →政 →琢明→文昌→南宝→朝用→德贵→明谅→彦政→英奇→玉 →有澄→石琼→得才→受华→嘉厚→捷益→继先→
班辈排序:
继奕世其昌,启发国朝方;
元吉伟央卫,月时齐天常。
该支古氏主要居住在周兴镇七里半,石碾镇居民村夏布街,已传至37世。
隆昌古氏族谱编委会成员顾问 古小彬研究员 题词
源流15:清末古成章自重庆荣昌迁入
【开基祖:清朝/重庆荣昌·34世古成章】
唐朝南迁始祖古云应派下六世祖全望公支系28世古祖文,原籍广东五华县赤紫树乡,清朝时期迁入重庆市荣昌区清滩镇定居,其后裔34古成章,自荣昌区转迁隆昌市石碾镇繁衍生息。
直系世代祖公(1—34世):
云应→浩 →均 →礼 →蕃 →全望→延绶→成之→宗悦→凤仪→巩 →政 →琢明→文昌→南宝→朝用→德贵→明谅→彦政→英贵→纶 →之道→泗 →天叙→龙 →元俊→宫 →祖文→汝惠→性鸾→思栋→贵元→定元→成章→
班辈排序:
祖汝性思贵,定成年盛德;
光荣兴中国,永远清平世;
文明应时开,继先达宗志;
富泽齐定久,熙作坤乾长;
品行端正发,族贵谱书理。
该支古氏主要居住在石碾镇白鸽林村,周兴镇佛洞寺村、六大队等地,已传至40世。
源流16:民国古鸿儒自广东梅县入川
唐朝南迁始祖古云应派下六世祖全望公支系古鸿儒,民国时期,从广东省梅县迁入隆昌市城区。古鸿儒生三子:古绍尧、古绍乾、古绍元。
源流17:当代古正才自重庆江津迁入
元朝末年,江西省武宁县人古真一,因战乱迁往重庆市江津区高占坝定居,其后裔古尚直,又于清朝时期又迁四川省泸州、纳溪等地。
至1952年,古尚直裔孙古正才与儿子古安策,从四川省纳溪区护国镇迁入隆昌市金鹅镇定居。
班辈排序:
尚元金世鸿,万代永兴隆;
安邦齐国正,富贵享荣华。
源流18:当代古正华自贵州怀仁入川
居住在隆昌市石碾镇杨柳村的古正华一户,原籍贵州省怀仁市茅台镇棉隆村云龙小队,近代迁入隆昌市。
古正华的儿子古宗义、古宗良、古宗金,居住在石碾镇堰塘湾村。
隆昌古氏族谱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