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城客家古氏宗祠悬挂着一副对联:“一母三进士,四世两乡贤。”那么,这其间有什么典故呢?借着青灯黄卷折射的光辉,你会发现,原来这典故正巧与老梅城的两个地名——“五马坊”“马石下”所指故事的主人实为一家。没错,这就是距今约1030年前的北宋时期,发生在老梅城“岭南文风首创者”古成之、古革家族的真实故事。
被誉为“岭南首第”的古成之
老梅城古氏,是客家人最早定居粤东梅州的中原衣冠士族之一。清代光绪《嘉应州志·方言》载:“父老相传,皆云未有梅州,先有杨、古、卜”,可见古氏族人居住梅州历史的悠久。
据古小彬《唐朝南迁古氏族谱》(六世祖全望公支系至十世祖凤仪公直系)云:五季末(即五代末期),六世祖古全望,敕授文林郎,于唐明宗天成元年(926),自江西宁都迁居增城,开古氏居粤之先河。
古全望的儿子古延绶,生于唐明宗长兴元年(930),曾任职信安县令(今广东广宁县地域),于宋淳化年间告老致仕,游览梅州,见梅州风光绮丽,民风淳朴,遂广置产业,乐而居焉,后殁于宋太宗淳化3年(992年)。这一点在北宋吕蒙正于宋咸平元年(998年)戊戌秋月既望(农历十六日),为好友古成之父亲古延绶写的挽诗序中可以得到旁证:
“……岁孟秋,余考满赴京,与成之古先生联舟十数日,其交好情笃,斯文重义。一日,持厥父信安公行状,请余序其端,则仁人孝子之心可见,义弗容辞。
……公讳延绶……官于信安县,体圣神之遗风,德及生民,功施社稷。一旦以疾,辞归田里,见古梅州山秀人淳,移创居焉。……
其挽诗则曰:天赋聪明鸣盛世,一官早拜出丹墀。恩施花县边方肃,民颂絃歌百里驰。簪绶投闲谁不羡,玉楼召记竟难追。梅州江上新迁勒,过客频看涕泪垂。又:早捧除书下九天,承恩袖满御炉烟。忠君报国无双士,解印归田又几年。月冷琴台风晰晰,春深马鬣草芊芊。从来惆怅程江上,薤语哀残夕照边。”
古成之是古延绶的儿子,是被誉为“岭南首第”的广东进士,他于宋太宗端拱元年(988年)登程宿榜进士。初任真定府元氏尉,继任益州青都县令,三任秘书省校书郎,四任绵州魏城县令,五任汉州绵竹县令,多善政;著有《删易注疏》《罗浮诗集》。入祀广州孔庙乡贤祠。
古成之的儿子古宗悦,于宋仁宗皇祐五年(1053)以三礼出身,任英州司户,迁新兴县令,因捕盗有功,改奉礼部侍郎,升殿中丞,勋都骑尉(四品,为宋室京畿侍卫将领),是宋代梅州籍官阶最高的人物,生有四子:古凤仪、古凤仁、古凤信、古凤俊。
三进士与两乡贤佳话
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生动细致地描绘了汴京舟船往复、飞虹卧波、店铺林立、商贾往来的繁华景象。宋朝的梅州山城,又是怎样一番景致呢?估计没有人能记录下所以然来,但此时的梅城演绎的“一母三进士,四世两乡贤”佳话流传至今天。
据《梅城古氏族谱》记载:宋朝的梅州城内(今梅江区梅师附小内的大觉寺一带),住着一户官宦世家,户主叫古凤仪,自他的曾祖父在梅州开基以来,代代显荣,为当地望族。
古凤仪受良好的家风教育,精研经史,熟谙圣贤之道,以文才授任潮州典郡。娶妻杨氏,聪慧贤淑,知礼识义,生下三子,分别取名为古革、古堇、古巩。
古革、古堇、古巩三兄弟,幼承家学,再加上母亲杨氏的严格管教,兄弟三人勤奋好学,不但熟读《四书》《五经》,更博览群书,视野高远。北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科考时,古革兄弟三人荣登同科进士。时古革24岁、古堇22岁、古巩20岁。后来古革官任潮州刺史、古堇任象州刺史、古巩任宾州剌史,兄弟三人出掌三州,传为美谈。这就是坊间流传的“一母三进士”的由来。
“四世两乡贤”则是指古成之及其曾孙古革。古成之曾在罗浮山隐居读书10多年,“力学不怠,淹贯群籍”,文誉传四方。宋太宗雍熙元年(984年),广南东路推荐一人上京考试,他被选中,书面考试,他列第二名。在皇上召见唱名赐策前夕,嫉妒“广南人居其上”的张贺、刘师遒邀古成之饮酒。暗中用哑药陷害,致使宋太宗召见唱名赐策时,成之不能说话,无法应试,“帝怒,命扶出之”。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古成之再举登第,为宋代广东第一位进士,开岭南文风之先;在出任朝廷命官期间,以廉能著称,政绩昭然,且工书法、善诗词。卒于官,入祀广州学宫,为崇祀乡贤。
古革是古成之的曾孙,于绍圣四年进士及第,历任琼州府教授、潮州府太守,作育英才,德化黎蛮,革敝除奸,治政有方。据道光《琼州府志》记载,古革就任琼州府学教授后,“训士不倦,峒蛮多遣子弟受学”。海南教育虽然相对落后,反而激起了古革作为读书人的担当意识,致力于文教,“训迪有方,课徒颇众”,同时慢慢转化民心,改变陋俗。居住黎峒的少数民族同胞也逐渐从“素不尚学”纷纷“遣子弟入学读书”,文教局面为之一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黎族和汉族的民族融合。此后历任新昌知县、肇庆府历史上第一任知府。因在肇庆政绩突出,古革被朝廷擢升为潮州知府,授中宪大夫,为正五品。古革在潮州任上20余载,由于勤政爱民,当地士民对其交口称赞,将其誉为“潮州公”。后来,古革被潮州百姓祀为名宦乡贤。
老梅城五马坊坐落于何处呢?据黄氏族谱载,梅州客家黄氏的开基祖黄 僚(1170—1250),为宋光宗三年(1192)进士,授翰林院侍读,迁左谏议大夫,又迁大理寺判寺事。理宗宝庆元年(1225)出任琼州刺史。端平二年(1235)致仕,定居程乡县城西厢五马坊水巷口。而据梅城叶氏族谱载,叶梅江,讳朝举,宋末江西乡进士,任潮郡教谕,迁梅城上市五马坊开基。从黄、叶两姓的族谱记载不难看出五马坊位于老梅城上市。
我们暂且不追究五马坊的具体位置,先来看看它的出处。据考,五马,古代为太守的代称,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朝,其时太守乘坐的车均用五匹马驾辕,因借指太守的车驾。太守是秦朝至汉朝时期对郡守的尊称。汉景帝更名为太守,为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州郡区别不大,至隋初遂存州废郡,以州刺史代郡守之任。此后太守不再是正式官名,仅用作刺史或知府的别称,历代沿袭不变。“坊”一般解释为里巷或牌坊,像“攀桂坊”“望桂坊”“红杏坊”,起先都指牌坊,后来均泛指该牌坊周边的街坊里巷构成的社区。由此可推断:五马坊即是太守或知府一类官员的里巷或牌坊。
据2017年5月22日的《海南日报》,曾庆江撰文《古革:琼北教育的先行者》介绍:“宣和年间,回乡省亲的潮州知府(正五品)古革,在梅州马石下建设新宅,将旧宅及周边土地,赠与大觉寺作为寺院产业。他的这一善举得到乡人认可,乡人特建“五马坊”作为纪念。”纪念古革这一说法,亦得到文史学者古小彬的研究佐证:“元代天历二年(1329),州人为纪念古革建有‘五马坊’。”从上面“五马坊”存在的时间、“五马坊”来由的推论,与古革的官职及其善举两相对照,老梅城“五马坊”与古革家族划上等号已八九不离十。至于“五马坊”的地理位置,极可能就在程江出口的大觉寺附近。
马石下位于老梅城北门梅正路与梅石路对接的光远小学附近。这里旧名忠孝里社甸背,原是宋代名宦乡贤古革新居宅址,其地曾发现“上马石”,马石下亦因此得名。
“上马石”起于秦汉时期,相传西汉王莽个子矮小,不易上马和下马,开始竖立上马石,以后就成为风尚。古代官员的府第门前往往都有上马石,住宅门前有没有上马石成为宅第等级的一个划分标准。
想想也是,旧时官员出行的交通工具很少,除却骑马坐轿,可供选择的几乎微乎其微。而骑马必须得上下马,为了了却上下马时不必要的麻烦,上马石的应运而生实在入情入理。据考,可帮主人大忙的上下马石多为汉白玉或大青石,一石分两级踏步,第一级高约一尺三寸,第二级高约二尺一寸,宽一尺八寸,长三尺左右。上马石侧面呈L 形,长约四尺半,宽约二尺,高近二尺。底为须弥座,边框饰祥云纹饰;一级踏台长方形,朴素无华,长约二尺半;二级踏台比一级高约一尺,平面二尺正方,周边雕塑出精美的锦缎和金钱纹饰,寓意“锦绣前程”“福在马前(钱)”“马上前(钱)程”。一般均有两块,一块是供主人出行时登高上马用的,另一块是供主人归来时下马用的,但不叫下马石。因为旧时,下马是不受听的。这一点,负责牵马的仆人是最知情的。
古革上马石的记载,清代名人丘逢甲在其《岭云海日楼诗钞》卷七中有《古大夫宅下马石歌并序》:
石在嘉应州北门,有黄氏筑宅担土,得古镇宅钱,以告黄公度,京卿,询其地,曰马石下。走视因得此石,有文曰宣和四年古大夫宅立。大夫者,盖古革也。京卿以拓文见示,乃为作歌。歌曰:
七百年来掩尘土,石与大夫俱氏古!大夫何许人?乃是紫虚仙人四世孙。宅在梅州城北门,眼前不见大夫宅,止见大夫下马石。石立宣和之四年,大夫手铸镇宅钱。古钱出土铜锈紫,留与后人知宅址。钱铸何年石能语,此石不刻党人碑,又不贡筑艮岳兼花移。大夫五马何逶迤,留题七星岩石方来归。大夫归来立石日,天子尚未蒙尘时。当国者谁?蔡太师;吁嗟时事既可知。大夫下马心应悲,朝更代改宅何有。大夫名在马骨朽,唯有此石长不刓。大书深刻苔花寒,摩挲欲具袍笏拜,当作到氐奇礓看。
古大夫的古宅早已不复存在,而今“下马石”也不知所踪。据了解,古革的“下马石”起先放在“梅县民众教育馆”。教育馆在上世纪中期以后改作他用,“下马石”与就近的 “忠烈祠碑”皆荡然无存,估计已静静地躺在不知名的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