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网 www.meizhou.cn 2016-08-01 来源: 梅州日报
姓氏宗祠,或称宗庙,又俗称为“祠”或“祠堂”。它是同族子孙祭祀祖先的处所。姓氏宗祠建筑最普遍,是同族子孙供奉祖先神主、进行祭祀活动的场所,被视为是宗族的象征,是族权与神权交织的中心。特别是自明清以来,祠堂成了宗族祭祀先祖、举办宗族事务、议决重大事务的重要场所。
客家人从西晋到宋末由北方迁入,因语言、风俗的差异和利益矛盾,迁徙后常为争夺生存空间与当地居民发生冲突。这种“主客之争”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经常的矛盾和冲突,更造成客家人对血缘姓氏家族关系的依赖和重视,因此客家人的宗族观念和家族组织是最强的。他们认为,没有人祭祀的祖先,必定是家道衰亡或没有了后代。
民国《五华县志·营建志》有专目记载“城内各姓祖祠”。在城内建立一处祖祠的有:黄氏宗祠,在东门内;王氏家庙;胡氏宗祠,后毁;颜氏宗祠;温氏宗祠;朱氏宗祠;徐氏宗祠;周氏宗祠,在县府前;魏氏宗祠;刘氏宗祠;吴氏宗祠,在紫金山下;古氏宗祠;陈氏宗祠,在县府前;孔氏家庙;邓氏宗祠;卓氏宗祠,在西门;杨氏宗祠,在西门;江氏宗祠,后毁。建立二处的有:钟氏宗祠,一在学宫前,一在十字街;张氏宗祠,一在西门,一在东门,后毁;曾氏宗祠。李氏是大姓,建有三处:二处在东门内,一在县府前。
这么多的姓氏宗祠,为什么要这么集中建筑在一个本来就不大的城区内呢?这事虽然引起了笔者的好奇和注意,却想不出所以然来——终究是个谜!
后来在《温志》里终于解开这个谜团。《温志》:“(明)嘉靖二十三年,通邑捐金修学宫,合万馀两。以其馀建祠,祀各姓祖先。”这段文字虽然不多,但已经说得很明白了。也就是说,修学宫从全县募捐来的一万多两银子,尚有多余的银钱,怎么处理呢?这笔钱既然是用来修学宫供祀孔子的,转移到其他地方去都不合适。那么,就把这剩余的钱用来建一个“崇义祠”,供祀各姓的祖先。或许,以上各姓从中分到一部分银钱,作为资助,而把自身的宗祠建了起来。
按说,祠堂是神圣的,是各姓宗族的私有财产,一般是不会也不能给外人占有的。然而,宗祠也有“走运”和“历劫”的时候。革命一来,它就不可能是原来那样神圣了。譬如坐落在十字街原关帝庙侧、石柱塘东北角的钟氏宗祠,民国时期,先是国民党五华县党部,后来是五华日报社设在这里;1949年后,它又成为过华城农业中学、华城镇招待所。同样遭遇的还有建在十字街南门内的邓氏宗祠,民国时五华县卫生院就设在这里。1949年后,曾设为火力发电厂。如此遭遇的还有建在十字街交叉口的朱氏宗祠,民国时的五华县救济会就设在这里。还有建在十字街西路城隍庙左侧、靠近石柱塘北边的孔氏家庙,民国时期成了五华县参议会的会址。也在十字街北路靠西一侧的古氏宗祠,成了华城建筑工程队的驻地。还有是曾氏宗祠,同样在十字街交叉口,1925年3月周恩来率领的东征军把政治部设在这里;1926年五华县农民协会设在这里;1949年后被收为公产拨借给粮食部门储粮。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建筑在城内的各姓祠堂有二十多处,由于自然的侵漶、历史的轮回,或毁坏无存,或改建他用,或修复重光,经历着各自不同的遭遇。如今又听说,曾氏“宗圣祠”就修复得既闳且丽,奕奕生光,让人驻足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