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月,是中国画家中小说写得最好的;在中国写小说的人中,又是画画最好的。”
当古月创作的首部长篇小说《微尘》2009年被文化部、教育部、中国作协选入新中国成立60年来500部长篇文学精品文库时,有人这样评论。古月没有当真,淡淡一笑:“绘画和写作,都是一种表达方式而已,最重要的是坚持良知和责任。”
近日,在位于北碚的重庆人文美术馆,记者见到了画家兼作家的古月。年过7旬的他神清气爽,在茂林修竹掩映的一隅,每日用油彩、键盘交相构筑着自己的艺术和文学的世界。
“艺术是给大众看的”
中学获国际比赛银奖的素描《朋友》、大学毕业作品《红领巾农场》、文革期间入选全国美展的《田间抽水站》、动乱结束后的《纤痕》、改革开放之初的《记者》、上世纪90年代的《河东河西》 在重庆人文美术馆,古月各个年代画作挟着特有的生活原味和时代气息,真实“闪回”一段段历史记忆,给人一种特别的亲切与感动。
“我是现实主义的遵循者。艺术是给大众看的,应该被大多数人理解。”古月说。
各种现代流派纷扰之时,古月走出国门,亲见欧美的美术馆现代派、行为艺术画展门可罗雀,而现实主义绘画展厅人们趋之若鹜的情形,坚定了自己的艺术观。
“我的画作有两大内容,一个是普通老百姓,一个是历史人物。”古月介绍。在人文美术馆展厅,记者见到了雷电中疾呼的屈原、掌灯孤独著述《史记》的司马迁、风雪中牧羊的苏武、狂涛中东渡的鉴真。古月表示,这些历史人物热爱祖国、坚持真理、坚贞不屈、坚忍不拔,对于今日中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他的画深受大众喜爱。重庆一位农民,以一挑红薯换取古月画作的故事,在当地传为佳话。
“从微尘中看到美好与精神”
进入新世纪,古月搁下画笔,用5年时间写成首部长篇小说《微尘》,以充满画面感的语言描写了底层百姓半个世纪的悲欢离合,折射出一个民族情感复苏的历程。
“一个个小人物在时代风云中,就像小小的尘埃,由不得自己。不管吹到什么地方,都能积极向上,这就了不起。要从微尘中看到人生美好的追寻与民族精神。”古月说。他感到,绘画以不足以完全表达他的思考与寄望。
晨色熹微中,巨大巉岩,静卧于河岸,岩身赫见深深纤痕;孱弱小燕立于岩顶,沐浴微光 十年动乱结束后,古月以这幅《纤痕》迎接民族又一个春天的到来。画中无一人物,但隐现磅礴无比的微尘般人物,随着波涛、迎着曙光唱响着一个民族复兴的序曲。
“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大师列宾,他的画没有任何解说,却能让人看出他们的历史。这才是真正的现实主义。”古月道。
1992年,古月在台湾成功举办个人画展。返回大陆后创作出表现黄河人家婚嫁的《河东河西》,红红的喜庆吹打有了新的寄寓,汹涌的黄河有了新的含义。
“他以一幅幅极有感染力的作品,向我们叙说着中国的现在和过去,使人对一个总有些神秘的文明古国有了更多的了解。”荷兰艺术评论家简·斯普劳特评价古月的创作。
“艺术的力量在于传情的深度。”古月这样认为。
“一个民族要有自己文化的崇高感”
古月的画室,巨幅油画《铁血长城:抗日战争中的川军》即将完成。这是古月一生中创作的最大的单幅油画。
“抗战时期,共有300万川军参加了战斗。他们中很多人是披着蓑衣、穿着草鞋,拿着菜刀和斧头就上了前线。我当时很小,亲眼见到很多缺胳膊断腿的川军 ”古月潸然泪下,“在民族危亡面前,他们英勇杀向战场,很多人牺牲了自己的生命。表现这些民族英雄的平凡与崇高,是我多年来的心愿。”
古月表示,“崇高感”亟须呼唤,重塑并维护本民族文化及自身价值的崇高感,应该成为作家、艺术家乃至全体人民的文化自觉。
“有了对于国家、民族的崇高感,才会有献身精神。”
“崇高感体现于一个国家和人民的追求与奋斗中,也体现在遭遇挫折、失败而造成的悲伤和痛苦中。在悲伤、痛苦中奋起,这种崇高更具震撼力!”
他告诉记者,现在他最想做的,是致力于两岸文化交流。
“1992年,我在台湾举行个人画展引起的反响和共鸣,让我看到了两岸对自己民族文化的热爱和崇尚。我希望能通过更多的文化交流,增强两岸同胞身为中国人的崇高感。”
“我是在抗战的颠沛流离中出生长大的,我的生命与民族历程息息相关。对于国家的未来,我们这一代人有着特别的寄寓。”古月说。
(记者廖翊)
(古月:《重庆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