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氏抗日军官名录
◎ 古小彬
(原载《中华古氏》2015年第三期总第7期)
2015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华古氏文化促进会深圳理事会发布【第152号公告】:“今天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在观看天安门阅兵的同时,让我们一起缅怀古大存、鼎华、焕谟、田才将军等宗亲为抗日战争作出的贡献!”
中华古氏网、《中华古氏》编委会特整理抗日战争时期的古氏人物及相关抗战图文史料,以教育和激励广大古氏宗亲缅怀英烈,不忘历史,珍爱和平,奋发图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抗日将领
古大存(1897—1966):原名古永鑫,字斛咸,广东省五华县梅林镇优河村人。无产阶级革命家。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第一、二次东征,后历任广东省农会特派员、中共五华县委书记、广东工农革命军第七团队团队长、五县暴动委员会书记、七县联委书记、东江工农红军总指挥等职务。1930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成立,古大存任军长;抗日战争期间被任命为广东省委统战部部长;到延安后任中央党校一部主任。1945年,古大存出席了中共七大,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抗战胜利后,古大存先后任中共中央东北局组织部副部长、交通部长;建国后,担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副书记、广东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广东省委书记处书记、广东省副省长。
古鼎华(1894—1985):原名尧偕,别名勋铭,广东省中山市五桂山镇桂南村人。1926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骑兵科第八期。初任何应钦部连长。北伐战争中,功升旅长。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时,他作为宋子文的税警团二团团长,率部参战,英勇杀敌,伤亡甚众。1939年2月8日任广东第一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同年12月6日任暂编第二军副军长。1940年12月5日晋升少将。1942年5月30日任第九战军暂编第二军军长。1943年任粤桂边区副总指挥、总指挥。在任期间曾动员粤桂边区各地人民组织抗日力量,支持抗战。1944年9月授陆军中将。抗日战争胜利后,任国防部高级参谋。
古田才(1895—1989):字秋人,江西省遂川县左安镇樟木坑人。1926年投考黄埔军校第五期步科班,毕业。北伐军兴,随国民革命第一军,参加龙潭之役,升中尉排长。1930年,中原大战,古田才随独立八十七师攻城营,任上尉连长,连战皆捷。1932年,赴上海参加“一·二八”淞沪抗日战争,升少校营长。1933年闽役,古田才率军攻建瓯、下古田,降敌一师,缴械数千;“古田才打古田”,传为佳话,古田才亦升为中校团附。1937年,全面抗日,古田才升福建保安团第一团上校团长,转战闽江流域,阻敌流窜。1940年,古田才升少将指挥官,辖有福建省泉州、莆田、惠安等十余县,南征北讨,数载无匪迹。1941年,古田才任闽、浙、赣三省边区指挥官,兼延军区警备司令及中美防空指挥官。1945年,抗战胜利,古田才返京,调任军事委员会高参。
古有成(1900— ? ):别字梁成,号材琳,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江南溪宫坝人。黄埔军校毕业,历任政治部教官、宣传科中校科长、师政治部主任,广东省政府秘书,广东军事政治学校政训班少将主任。
古肇英(1902—1974):字少成,广东省五华县安流镇文葵人。1925年10月就读于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参加北伐和抗日战争,任一五五师少将师长。抗日胜利后,历任湘桂黔铁路警务处处长、京沪杭铁路警务处交警总队长、广州市警察局保警总队长等职。1949年赴台,1974年逝世。
古作邦(1903—1989):派名光家,号颂南,江西省寻乌县晨光镇人。中央军官学校第六期炮兵科毕业。历任连长、政训处长,1942年升任126师少将副师长兼政治部主任。继后历任56军政治部主任,国防部视察专员,江西省民政厅主任秘书、地政局局长。
古正平(1903— ?):字思昭,号立天,广东省五华县梅林镇优行村人。1924年8月就读于黄埔军校第二期炮科毕业。早期中共党员。毕业后,初在国民党军宋世科团任营长。1927年春回五华参加农民运动,同年被推举为五华县革命委员会委员。大革命失败后,在国民党军中供职,曾任陆军暂编第七师少将副师长,广东省保安司令部民众自卫处少将处长。后赴香港居住。曾任香港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
古焕谟(1905—1996):字铎生,广东省五华县安流镇鹤园村人。21岁考入广东大学(今中山大学),22岁当选五华旅省同乡会会长。1932年赴南京,在十九路军任职,后考入中央军事委员会政训研究班第一期,历时1年毕业,先后在华北暂二师、二十九军、四十军各部队宣传总队工作。1936年任职广州行营二厅中校秘书兼中央军校四分校教官。1937年邀任学生集训总队中校指导股长兼大学区团秘书,旋升任上校科长。1942年调升粤军管区政治部同少将书记长。1943年9月任广东省潮阳县县长。1946年赴南京任国防部民政局军简三阶专员。1947年山东省政府民政厅秘书兼视察室主任,寻调第二绥靖区行政长官公署行政督察专员。1948年11月到台湾,任陆军训练司令部政工处军简二阶副处长。1949年6月台湾高雄市政府建设局局长。1950年10月任国民党中央改造委员会五组干事,寻任编审、总干事。1976年退休。在社会上兼任台北古氏宗亲会理事长、台北市五华同乡会第四届理事长。
古柏清(1907—1950):字子评,四川省富顺县人。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国军团长、师长等职。少将军衔。
古道颂(1909—1995):字桂颂,广东省梅县大坪镇人。日本法政大学研究院毕业,“七七”事变时回国,在湖南虎区军队后勤机关任职。少将军衔。抗日战争胜利后,在广东善后救济分署任职。解放后评定为高级知识分子,历任市农校、高级中学教员、县政协委员。
古绅英(1919— ? ):广东省蕉岭县文福乡高塘村人。庐山军校毕业。在范汉杰部队从事抗日战争。少将军衔。
抗日军官
古鼎新:陕西省渭南县人。国军一二八师三八四旅旅长。抗战爆发后,古鼎新以一旅之众,随一二八师开赴抗日前线,对日作战。后在湖北天门、汉川等地任襄北游击司令官。
古俊礼:陕西省华县杏林镇人。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八路军某部团政委。
古方廷(1904—1955):号震林,山东省五莲县洪凝镇大古家沟村人。中共党员。1938年,任莒(县)日(照)边区人民抗日救国自卫团副团长。1940年任日照县抗日民主政府六区区长。1943年任日北县洪凝区区长。1944年4月,任日北县县长。后历任胶州军分区武装部长,华东修建指挥劳动管理处处长。
古敬安(1911—1959):号宪钦,山东省五莲县洪凝镇大古家沟村人。中共党员。1938年任莒日边区人民抗日救国自卫团团长,兼日照县抗日民主政府三区区长。1940年3月任日照三区抗日民主政府区长。后历任日照县抗日民主政府民政科科长、赣榆县门河区区长。1943年夏,担任日北县县长。认真贯彻我党的统战方针,深入群众之中,广泛的宣传党的政策,动员地方名流捐钱献物支援抗战,打开了新区的局面。建国后,历任黄河故道林牧局局长、原省立沂山林场场长、昌潍专署林业局局长、山东省泰安林业学校校长等职。
古成林(1917—1984):山东省五莲县洪凝镇大古家沟村人。中共党员。18岁时去日照当兵,后调到莒县保安大队,由一个上等兵直升为排长。1944年11月参加抗日武装的八路军,先在八路军山东军区独立二旅任侦察参谋、缉私队队长,后跟随刘邓大军南下,在华野粟裕部队任作战参谋、军分区训练科科长、教导大队大队长、军区队列科科长、大军区军械库管理科科长、处长及剿匪小分队主要负责人,直到晋升为正师级干部,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事业立下了赫赫战功。多次立功受奖,并荣获独立自由奖章和解放勋章。
古双贵:山西省盂县清城乡人。历任村委会主任、民兵中队长。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他率领民兵多次完成支前任务,积极配合主力部队作战。1946年,晋察冀边授予他为“民兵战斗英雄”光荣称号。事迹入编《北京军区英模谱》。
古世茹(1921—1947):女,河南省新县人。中共党员。1937年5月在家乡组织妇救会。发动妇女起来参与社会政治活动。1938年10月调经扶县联合抗日办事处工作,组织举办经扶县民众抗日训练班,招收青年学生,组成战地服务团到处宣传抗日政策,发展和输送抗日武装力量。1945年6月任新县卡房区区长,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学习毛主席在中共七大会议上作的《论联合政府》的报告,动员全区人民在党的“七大”精神鼓舞下,为争取抗日的胜利坚持英勇斗争。
古判景(1922—1985):原名古兆华,河南省濮阳县度母寺村人。中共党员。1941年夏,参加当地的抗日民兵组织联防队,1942年5月,联防队编入河南一纵二旅七团,先后任过副班长、班长、副排长和排长职务。1947年9月,在解放河南省永城县的战斗中立二等功一次。1948年在汝南县的战斗中英勇负伤。1949年3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江西省46师138团1营3连副连长,同年9月转业,在玉屏县任区队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松桃县盘信区副区长、罗区副区长,松桃县机械厂副厂长、厂长。1962年8月调任普觉区区长。1980年离休。
古远兴(1917—2011):江西省兴国县江背镇果源村人。中共党员。第五届全国政协特邀委员。正军职离休干部。毛泽东的警卫员,警卫长,参加红军长征。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军总政治部通信员、班长,西安办事处班长、排长、副官。参加了中央苏区第四、五次反“围剿”战争。1934年10月随中央主力红军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一大队三区队学习,并任班长、中央教导大队队长。1941年入中央党校和边区党校学习,毕业后,任毛泽东主席警卫队队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央警备团参谋长。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纵队第二师副参谋长、参谋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六十五军一一五师第二参谋长。1953年入南京高等军事学院高级系学习,毕业后任国家公安部中南海警卫师副师长、舟山群岛政治委员。1966年调中央警卫团工作,任中共中央办公厅警卫局副局长、党委常委。荣获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为保卫毛泽东主席的安全,尽心尽责。
古德保(1915—1983):江西省兴国县崇贤乡三角村人。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山西五台山工人游击队政委,晋察二分区五大队二营教导员等职。建国后任空军第二航校政治部副主任,上海民航局副局长等职。
古富谋(1915— ? ):江西省兴国县贺堂乡大龙村人。中共党员。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三军团四师11团看护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115师343旅686团看护班长,独立旅二团看护长、医助,湖西军分区卫生所长,九团卫生队副队长、队长,十团卫生队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野战军一纵队野战医院二分院院长。建国后,历任中央防疫委员会疫情组组长,热河省军区卫生科长,部队卫生主任,八五一农场书记处书记兼副场长,黑龙江省佳木斯中心医院院长,佳木斯市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
古德勤(1912—1989):曾用名古得清、钟奇平,江西省泰和县老银盘村人。中共党员。土地革命时期,历任红一军团战士、班长、勤务员、卫生员。参加中央革命根据地五次反“围剿”斗争和中央红军长征。全国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师直营特派员,团特派员,八路军西安办事处随从副官。1945年4月至6月作为山东代表团成员出席中共七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南军区直属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中央军委装甲兵技术部副政治委员,装甲兵司令部办公室主任。1958年转业,历任川南矿务局党委书记,石油部人事司副司长,湖南长岭炼油厂革命委员会第一副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企业部化工生产管理局副局长兼第三筹建处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一零一厂厂长,长岭炼油厂党委书记兼厂长、顾问。1955年被授予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56年4月被授予上校军衔。中国共产党第十一、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古道存(1889—1947):字光壁,号子屏,江西省寻乌县晨光镇人。日本早稻田大学法科毕业。回国后曾任县教育会会长及县农会长、粤军总指挥部军事委员长、赣军游击司令部谘议。
古 梅(1899—1948):名显通,又号匪石,江西省寻乌县晨光镇沁园春村人。早年与古柏在寻乌县举行武装暴动,后与古焕谟等在南洋游学。曾任新加坡铸造厂工艺技师。1933年回国后在广东省五华县立第一中学任国文教员;1937年任四川省广汉县中学教员,极力宣传抗日。后任国民党整编五六师一六三旅中校教官。
古才仁(1900—1987):江西省寻乌县人。中共党员。1931年入伍,1934年10月随部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政治部政治指导员、学兵部政治指导员,晋察冀军区三分区游击政治部总支书记兼组织科长。曾任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甘肃省分行二行监委、分行人事科长、党支部书记、总支部书记、监察室主任。1960年至1966年任江西省寻乌县副县长、政协寻乌县委员会第三、四届副主席。
古德钦(1900—?):字明斋,江西省寻乌县人。历任江西省政府参议员兼信丰县政府法官,赣南抗日游击司令部书记长,赣西南专署法官等职。
古显薰:字年生,江西省寻乌县人。抗日战争时期投笔从戎,就读于中央陆军参谋部陆地测量局志江西分队测绘班,后来搞航空测量工作。陆军上校军阶。
古瑞祥(1911—1987):号以兰,江西省遂川县扬芬乡樟木村人。1931年毕业于江西省赣州中学,同年考入四川成都学校。毕业后历任国军排长,连指导员、连长、宪兵、宪兵指导员等职,官至少校。从军期间不断钻研军事知识,精益求精,并积极主张抗日。任宪兵指导员时,在广东韶关、乐昌等地,利用墙报,黑板报、书画进行抗日宣传,深受群众赞扬。
古仲兼:广东省五华县安流镇文葵村塘头寨人。抗日时期,曾任陆军第177后方医院及虎门要塞司令部军医主任。抗日战争胜利后,任广州绥靖公署上校军医主任等职。
古绩勋:广东省五华县华阳镇旱田岗人。广东军官学校毕业。抗日战争时期,历任陆军暂编第二军第七师少校营长,陆军第四九O师中校副团长。
古应洧:广东省五华县华阳镇欧布头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14期步科毕业。曾任广东梅县广益中学军训教官。抗日战争时期,任陆军暂编第二军上尉连长。1945年于湖南株州市参加抗日战役时阵亡。
古屏周:广东省五华县华阳镇人。抗日战争时期,任陆军暂编第二军军部中校副官。
古焕光:字星南,广东省五华县安流镇鹤园村人。广东省兵役干部训练班、中央警官学校特科第八期毕业。曾任五华、梅县国民兵团部少校团附。抗日战争时期,任广东保安第八团第一营少校营长。
古兆璜:广东省五华县华阳镇人。黄埔军校毕业,抗日战争时期,任国民兵团营长。
古 宏:号棣开,广东省五华县华阳镇人。黄埔军校毕业。抗日战争时期,历任连长、营长、团长等职。
古世瑶:广东省五华县华阳镇社径村人。广州黄埔军校毕业。抗日战争时期,在曾天节部队历任连长、营长、团部参谋长。
古璧钧(1898—1967):讳重和,广东省五华县华阳镇莲高村人。历任紫金县府监印、龙门县府秘书、华龙乡乡长,国军十九军副官、书记。抗日战争时期,在上海代任团长。上校军衔。
古 铮(1900—1932):字鸿墀,号作新,广东省五华县人。1924年广州法政学校毕业,黄埔军校第五期毕业。1932年任税警总团第二团(团长古鼎华)第五连上尉连长,“一·二八”淞沪抗战财政部税警总团步兵第二团在沪与日寇作战阵亡。
古鸿烈(1903—1969):家名宁七,字克怀,广东省五华县梅林镇贮河石村人。1928年在上海同济大学毕业后,至1932年,先后在广东省东莞普济医院任医生和开业行医。1933年至1934年,留学德国汉堡大学医学院研究部,获医学博士学位。1937年任广州市立医院院长。1938年冬至1945年,在广东省韶关、始兴、南雄等地,军政部179、183后方医院、后勤部85陆军医院任院长。伤病官兵对其医术颇为信赖,赠以锦旗,称之为“伤兵之友”。1945年抗日胜利后,辞去军医界职务,任中山医学院教授兼护校校长。1951年9月以后,历任广东省参事室参事,广州中央医院院长,广东省人民医院院长兼广州卫生学校校长,光华医学院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卫生厅厅长,广东省第一、二、三届人大代表,广东省人民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第三届政协常委,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广东省委会第三届、第四届副主委。
古 煌(1906—1947):字炜明,广东省五华县华阳镇人。建国桂军军官学校毕业。1932年“1﹒28”战事突发时,古煌任陆军61师教导团第三营营长。上海江湾之役,生擒日寇少校大队长空闲升一员,又击毙敌军一员,夺获营旗一面、指挥刀一把,其它军用品无数,国民政府特奖伍佰元,记大功一次。中国自甲午以来,国耻重叠,朝野痛愤,及闻古煌擒将搴旗,莫不引为大快。1946年铨叙陆军步兵上校。
古 文1910—1949):字吉龙,号仿武,广东省五华县梅林镇优行村人。军需学校第三期毕业。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广东保安教导总队上尉副官、暂二军一旅一团少校军需。1947年任广东第二保安总队少校军需主任。
古振欧:广东省五华县华城镇人。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国军团长。
古竹庵:字同光,广东省五华县华阳镇人。黄埔军校第五期毕业。抗日战争时期历任连长等职。去台湾后,曾任台北市古氏宗亲会常务监事。
古振雄:字乃回,广东省五华县华阳镇人。早年参军,曾任某部后勤医院副官。抗日战争时立有战功,日军投降后回原籍,任华阳乡乡长等职。
古道生:广东省五华县安流镇小塘人。弱冠从军报国,在抗日战争中浴血枕戈。历任陆军71军264团1营少校副营长,突击先锋大队中校大队长,因功晋升上校大队长,汉口高级人员训练班督导员等职。
古德培:广东省五华县梅林镇河石村人。医学博士。在国立中山大学毕业后,留校服务于中山医学院。抗日战争爆发,广州沦陷,随即在广东省兴宁县开设医务所,历任医师公会会长及义务参加当地抗日防空指挥部医务处长。潮汕沦陷后,大批难民涌至兴宁,古德培义务为该难民医师顾问,施医施药,深受好评。抗战胜利后,往瑞士留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
古兆宁:字德兆,广东省五华县梅林镇河石村人。曾在广州芳村医院任医师。广州沦陷后,回广东兴宁市古德培医务所任医师。因抗日战争日紧,乃往湖南等地参加抗日部队,任少校军医。
古顷波:广东省五华县华阳镇人。广东警监专门学校毕业。抗日战争期间,曾任国军部队中校副官。
古剑飞:字吉科,广东省五华县华阳镇人。黄埔军校毕业。抗日战争时期,历任炮兵营长、第一野战军炮兵司令部军事教员等职。
古德均(1914—1946):广东省五华县梅林镇河石村人。广州医专毕业。历任广州芳村医院医师、兴宁市古德培医务所医师、抗日部队少校军医。
古一恒(1914—1948):字挺凡,谱字贻曾,广东省五华县华阳镇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十二期毕业。抗日战争时期,历任陆军195师炮兵营中校营长,52军炮兵团中校副团长、上校团长。曾因战功获奖勋章数座。
古关贤(1917—1989):又名古观贤、古奇,广东省五华县梅林镇优河村人。古大存之子。中共党员。抗日战争时期,历任中共大埔县委宣传部干部、五(华)兴(宁)丰(顺)边区武工队队长兼政委、韩江纵队第三支队队长。1945年,从丰顺八乡到揭阳(今揭西)良田与地下党负责人魏麟基等人取得联系,以良田为基地、崇德学校为据点,活动于揭阳南山、丰顺八乡及五华棉洋、梅林、龙村一带。后任中共潮汕特委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46年6月,随东纵主力北撤山东烟台解放区。古关贤时任东江北撤部队干部大队组织股负责人。后任两广纵队第二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广州市民政局局长、粤中行署民政处处长、广州铁路检察院检察长、广州市越秀区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广州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等职。
古汉鼐:广东省梅县白渡镇汶水村人。上海法政学院政经系毕业、南京复旦大学毕业。抗日战争时期,任陆军暂二军中校大队长。
古集德:广东省梅县梅南镇滂溪村人。桂林军校第十七期毕业,抗日战争时,曾任第七战区暂二军司令部少校军官。
古银盛:广东省梅县大坪镇人。黄埔军校第十七期学员,曾任连长。抗日战争时期阵亡于陕西省,后追认为营长。
古伯庸:号谨如,广东省梅县梅南镇滂溪村人。1934年任广东三水县西南税务局科员,1936年任梅南中学财务,1937年任抗日第七战区暂二军司令部少校军官。
古鼎皇:号子秋,广东省梅县梅南镇滂溪村人。桂林军校第十七期毕业。抗日战争时,任第七战区暂二军司令部少校军官。
古辉文:广东省梅县城东莲塘村人。财务学校高级班毕业、国防管理学校研究班毕业。抗日战争时期,曾任联勤总司令部物资署上校副署长,后任中国农民银行国外部专员。1949年去台湾。台北市古氏宗亲会第四任理事长。
古思源:家名海华,广东省梅县梅南镇滂溪村人。1934年任广东三水县西南税务局科员,1936年任江西定南县矿务局财务,1937年任抗日部队第七战区暂二军司令部参谋处少校参谋,1945年日军投降后回乡。
古飘萍:原名古承授,广东省梅州市人。早年投笔从戎,加入宪兵行列,派往福州受训。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后,随前进指挥所赴台湾,任宪兵队调查组长,并在台湾升起第一面中华民国国旗,对维护治安、宣抚台胞、遣送日侨,颇多贡献。
古无我(?—1946):原名锡龄,字国瑚,广东省兴宁市下堡镇群兴村人。清末生员,历修业法政、陆军学校。积极参加革命活动,是同盟会和兴中会会员。历任肇罗军政分府军务长,讨虏军副司令,博罗县知事,广东印花税分处长。1927年9月任广东省五华县县长。抗日战争时期,曾任潮梅汕第六区、第五区专署主任秘书多年。
古达香:广东省兴宁市新圩镇双头村人。曾任十九路军团长,在上海参加抗日战争。
古汉忠(1902—1967):原名古景祥,号古杰,广东省兴宁市下堡镇群兴村人。1928年9月东渡日本东京,就读“成城补习学校”。1929年3月,当选为中共东京特支委员兼特支书记。抗日战争期间,曾在陈侃第四战区抗日挺进纵队政治部任主任。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国营南方地理模型厂副厂长,广东省工商联宣教处长。
古缙英:广东省蕉岭县文福乡高塘村人。独山黄埔军校毕业。在薛岳部队参加抗日战争,以军功晋升中校衔。
古习金:广东省蕉岭县蕉城镇谢陂村人。黄埔军校毕业。抗日战争时期,曾任上校军官。
古绍祥:广东省惠州市人。1938年,日本鬼子在他的家乡登陆,古绍祥从沦陷区跑了出来,寻找抗日救国的道路。1944年,他跟高风等人在揭西钱坑组织了“抗日杀敌队”,后被编在韩江纵队第二支队任副大队长。现居广东省肇庆市。
古 梅:广东省惠东县稔山镇坝仔村人。中共党员。1944年4月任东江抗日纵队惠阳大队第三中队政治指导员;秋冬,任中共惠阳县第四区工委会书记。1944年春,当选惠东新二区区长;4月,任惠东行政督导处军事科长。1946年春任“热河”党总支常委兼民运总分支书记;同年率军北上山东,在华东军政大学上干队学习,后调华东军区高级解放军军官教导团四队政委。解放后,历任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庭长、办公室主任、党组委员。1983年离休,享受厅级待遇。现居广东省肇庆市。
古 道:又名古锦榕,广东省东莞市万江镇古屋村人。中共党员。1937年在东莞中学读高中时,积极投身抗日救亡活动。1941年夏至1942年11月,先后担任中共水乡区委宣传委员和东莞前线县委组织部长,开展水乡抗日工作。1943年3月调到山区,领导清溪一带的地下党工作,当东莞出现大饥荒时,组织当地抗日群众团体,大力开展生产自救,实行“二五”减租,动员当地豪绅捐钱捐粮,并率领游击小队和民兵,伏击上山砍运木材的日军,帮助山区人民渡过了灾荒,还把生产得来的钱购买一批枪支支援抗日游击队。1945年4、5月间,调任中共路西县委组织部长。同年7月调任东纵一支队政委兼路西县委书记。
古绍辙:号颂宾,广东省高州市荷花镇平头岗人。国立中山大学文科学士。抗日战争时期,在张发奎将军部队任上校秘书、粤桂边区政治工作队队长,奉命入越独立工作,参加越南日军投降礼,荣获胜利勋章。
古公武:字培根,广东省鹤山市古劳镇人。黄埔军校第十八期学员。在整个抗战期间,均在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五军参加抗日战争。中央军校第八期炮科毕业后,仍回新五军,任独立炮兵连连长,后到海南任榆林炮台台长。
古兆鹏:号达程,广东省珠海市唐家湾镇那洲村人。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历任京沪铁路局课长、秘书,铁道部专员,全国经济委员会委员,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侍从室秘书,国营招商局秘书等职。1933年至抗日战争时期,任宋美龄秘书,专做与美国教会、华侨方面的通讯交流工作,包括宣传和捐赠、救济事宜。
古大启:广东省珠海市唐家湾镇那洲村人。抗日战争时期,历任财政部税警团(团长是古鼎华)军需航空建设协会专员,中央航空公司出纳股长。
古绩民:名关勇,广东省珠海市唐家湾镇那洲村人。上海国立暨南大学修业,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十二期毕业,广东省政训团第一期毕业。抗日战争时期,参与了“台儿庄战役”。
古培生:广西昭平县庇江乡人。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副团长。
古泽新:字卿邦,湖南省岳阳县人。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国军勤疗施工处独立营营长。
古泽海:字江源,湖南省岳阳县人。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军需处长。
古菊华(1923—1981):号古文,湖南省岳阳县筻口镇人。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国军陆军第一军三十六师108团团部军需上尉,后任海军陆战队少校军需处长。
古尚宗:字柏诚,湖北省红安县上新集镇人。中央军官学校毕业。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十七军团少校营长。
古 震(1914—1998):字镇平,又字雨辰,号乐之,安徽省繁昌县人。1931年毕业于中央军校驻豫军官教育团;1932年在胡宗南将军属下第二师第二团任少尉排长。以后分别在李延年、陈诚等将军属下历任上尉连长、少校参谋、中校参谋主任等职。1935年参加第九师干部训练班军官队。抗日战争时期,参加“喜封口战役”、“淞沪之战”、“武汉会战”等著名抗日之役。1943年进入国民党军委会驻滇干训团将校班及美国驻中缅印陆军军官学校受训。1945年由陆军大学参谋班毕业;后任上校参谋主任。
古 彬:别名古斌、古培根,江苏省仪征市人。1937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法律系。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山西九十三军统战工作教员,冀南第四军分区政治部宣传科科长,党政军联合宣传部副部队。
古子光:又名古青云,四川省富顺县人。1945年参加国民党中央远征军出国到印度抵抗日军,立有战功,升为营级军官。
古传贤(1920—1949):又名古九德,四川省隆昌县白梓园人。1941年春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机械工程系。时值抗日高潮,日寇飞机恣肆,古传贤决意从事航空事业。1945年4月,考入国民党航空委员会航空机械人员训练班。结业后,分配到航空委员会空军总署设计科,任空军上尉机械师,并作文字翻译。
古兴煌:重庆市梁平县人。重庆大学地质系毕业。曾在国民党军事委员会陆地测量总局工作。抗日战争胜利后,任重庆建筑公司二级工程师。
古益义:海南省儋州市那大镇古宅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八期毕业,后留学日本,学成回国。1936年,在福建云宵任军事教官。1939年,日寇侵琼,担任临高县抗日指挥部副指挥官。在抗日战场上,古益义表现出英勇卓绝之才能,坚持抗战,不屈不挠,直至胜利。
附录一、抗战时期其他各界人士
古耕虞(1905—2000):重庆市巴南区人。爱国民族实业家、红色资本家,世界著名的“猪鬃大王”。21岁即继承父业经营古青记山货字号,仅两年便“拥有重庆山货业天下之半”,仅8年便垄断了四川猪鬃出口业,使其“虎牌”猪鬃驰名欧美市场。1937年抗战爆发后,古青记的猪鬃成了各同盟国的抢手货。国民政府移都重庆时,军事委员会为统一管理猪鬃的出口,决定成立了四川畜产贸易股份有限公司,古耕虞任总经理。古耕虞通过多种渠道,使战乱中的猪鬃出口,为国家换取外汇和军用物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周恩来多次夸赞古耕虞“为抗战立了大功”。抗战胜利后,古耕虞又将川畜业务推向全国,以致垄断了全国猪鬃出口总量的80%以上,被誉为“猪鬃大王”。解放后,为突破西 方经济封锁使我国猪鬃顺利 出口做了大量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古耕虞先后被选举为第一届全国政协特邀代表,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民建第三届中央委员会常委;全国工商联第四届副主任委员、第六届名誉副主席。
古 直(1885—1959),字公愚,号层冰,广东省梅县梅南滂溪村人。青年时加入中国同盟会,投身辛亥革命和讨袁护法等一系列活动。古直在参与社会变革以及从事教学的过程中,创办了梅州中学、龙文公学、高要初级师范等十几所学校。古直辞官后,隐居庐山,研究国学,专心著述。后来,被聘为国立广东大学(随后改名为中山大学)文学教授,中文系主任,从事中文教育。解放后在广东省文史研究馆供职,并担任省政协委员。
1932年“一·二八”事变发生后,古直写下《攘倭行》、《殉宝山》、《祝空军》等诗篇,并受蔡廷锴军长之托为上海保卫战中誓死捍卫国土的十九路军死国将士撰写碑文;1940年,他又受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之请托,为长沙大捷撰写《长沙会战纪念碑文》,以浓重的笔墨表达了对抗日将士敬仰与缅怀之情,极大地鼓舞了中华儿女联合抗日的信心。1939年,广州沦陷,他辞去中山大学教职,回乡主持梅南中学校务。在梅县期间,古直或积极宣传鼓动革命,或多方掩护进步人士,倡议建立“村自治联防组织”,积极开展抗日民主运动。
古今佛:重庆市巴南区人。抗日战争时期,担任重庆慈幼院院长。
古国凤:女,1937年7月,担任中国妇女抗敌后援会常务理事(宋庆龄任理事,何香凝任主席兼总务组长)。
古金创(1909—2001):别名若萍、化名铁民,广东省兴宁市水口镇邹洞村人。爱国华侨。自小家贫,往泰国曼谷广和隆机器厂当工人。1938年参加抗日联合总会,并任机器十六分会主任,为支援抗日斗争及团结各界侨胞作出了卓著贡献。1955年回国,1956年安排在江西赣州市冶金机械厂工作,1972年退休。
古 元(1919—1996):字帝源,广东省珠海市唐家湾镇那洲村人。杰出的人民美术家、美术教育家。中共党员。原中央美术学院院长。1938年赴延安,先后在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学习。1942年在重庆举办的全国木刻展览会,徐悲鸿先生撰文称赞古元作品。1951年创作新年画《毛主席和农民谈话》,获中央文化部颁发的新年画二等奖。曾参加革命博物馆的历史画创作。历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协会副主席,中国版画家协会主席。
1937年7月卢沟桥战火燃起,广州遭日机的空袭,古元被迫停学回到家乡,在一所小学校担任代课教师。在教课之余绘制一些日寇暴行的宣传画,张贴在家乡的街头上,这是他首次向社会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他又积极参加来村里的一支抗日救亡宣传队,担任美术宣传工作。1938年夏天,到广州八路军办事处报名参军,奔赴延安,入读鲁迅艺术学院。古元深切关怀着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以画笔作武器,深入农村和战地生活,用木刻创作出有时代感召力的《运草》、《减租会》、《离婚诉》、《练兵》、《部队秋收》、《哥哥的假期》、《人民子弟兵》、《拥护咱们老百姓的军队》和后来的 《人桥》等名作。人物写意传神,撼动人心,引起全国的强烈反响。
古一舟(1923—1987):别名古岛,山西省运城市北相镇东古村人。国画家。自幼喜爱绘画,1937年参加抗日部队八路军,在部队从事美术工作。历任抗敌演剧队美术股长、晋冀鲁豫边区文联研究员、冀南美术社副主任、《冀南画报》主编、河北省艺校美术研究室主任、北京市文联美术组副组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北京分分事、北京中国画研究会会长。
附录二、在抗日烽火中成长的各界代表
古 博(1915—2010):河南省修武县郇封乡小古庄人。中共党员。1937年在开封市私立高中读书时,日本帝国主义在泸沟桥发动全面侵华战争,遂投笔从戎,南征北战,出生入死,历尽艰辛,兢兢业业,在军界工作十余年。1948年转入政界后,历任湖北省孝感地委常委,武汉市交通局局长,咸宁专署副专员、地委书记,湖北省林业厅厅长,湖北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1986年底离休,享受副省长级医疗待遇。
古 兴(1925—2015):广东省东莞市万江镇古屋人。中共党员。1942年参加革命,任地下交通员。1945年调到东江纵队短枪队当战士。后随纵队北撤山东,又南下广东。1982年离休前任佛山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先后立大功3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2次。1950年9月,出席了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2007年8月,参加全军英雄模范代表大会。
古锦棠(1931—1953):广东省惠东县稔山镇人。1944年参加抗日东江纵队独立大队,1946年6月随军北撤山东,编为两广纵队,历任战士班长、排长。1948年调任两广纵队报务员,1949年南下广东后调任101航空部队地勤部发报主任。二次赴朝参战,1953年初在东北安东机机场遭遇美军突袭负重伤牺牲。
古周全:广东省惠州市人。1944年参军到东江纵队惠阳大队进行抗日战争。1946年东江纵队北撤后,成立两广纵队。1948年10月,任两广纵队三团四连指导员,并参加了“淮海战役”。新中国成立后,历任炮兵5师团长,华南工学院(今华南理工大学)革委会副主任、党委书记,华南理工大学关工委主任。广东省第五届人大代表。
古焕如(1909—1995):广东省博罗县杨村镇人。青年时代起就投身于博罗县第四区柏塘乡工商业。抗日战争开始,积极宣传共产党的工商政策,用财物资助在柏塘的地下党(即共产党)开展抗日活动。解放初期,任柏塘工商联主任,能较细致地做私有企业转有国有企业的工作,作出了较大的贡献。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被选为博罗县第一届人大代表。
古 波:广东省惠东县稔山镇人。中共党员。抗日战争时期,担任当地抗日武装组织“青苗队”队长、坝仔党支部书记等职。退休前曾任广东省惠阳县人民法院院长。
古 华:广东省惠东县稔山镇人。中共党员。抗日战争时期,先后加入抗日组织“青苗队”、东江纵队。解放后,先后在广东省连平县、惠阳县、宝安县(今深圳市)工作。离休前曾任惠东县盐务局平海盐务所主任。享受处(县)级待遇。
古 松:广东省惠东县稔山镇人。1944年7月参加抗日东江纵队。历任战士、班长、小队服务员、连队指导员、党支部书记。在部队里曾参加大小战役数十次。1949年10月任惠东县稔平区公安派出所所长兼法庭庭长。离休前曾任惠东县土产进出口公司经理。
古陈平(1928—2008):广东省惠东县稔山镇人。1944年10月参加革命,在抗日东江纵队任战士。1946年随军北上,在司令部任警卫员。1949年调第二师五团一营机炮连任排长,曾参加淮海战役、济南战役。1950年升任连长、指导员。1958年转业,历任贵州省物资局储运公司仓库副主任、广东省惠东县物资局任副局长、惠东县商业局商业运输公司经理。1983年离休,享受处级待遇。
古 强:广东省惠东县稔山镇人。中共党员。1944年参加抗日东纵七支队高桥大队为小鬼队员, 解放后在广东省委机要交通局工作,离休时是该局办公室主任。
古昌林:曾用名古商林,山东省五莲县院西乡薛村人。中共党员。1944年11月入伍,在山东诸城县枳沟区中队当战士,后兼文书,参加了抗日战争胜利前夕我滨海地区最为艰难的反“扫荡”斗争。1953年随大军入朝参战,抗美援朝战争结束时任志愿军63师民警连政治指导员。1983年离休,离休前任兰州军区华山基地政委(正师职)。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十一军六届党委员会、兰州军区七届党代表。
古家祥:甘肃省成县红川镇人。回族。中共党员。抗日战争时期在陕西略阳加入中共地下党组织,先后担任过中共略阳地下党总支书记、略阳临时政治处处长,县剿匪肃特总挥部副总指挥、区长、厂长、局长。略阳县政协第四届委员会副主席。1984年离休。2015年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的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纪念勋章。
(说明:因采集材料有限,仍有许许多多参加过抗日战争的古氏英雄未能悉记,望读者海涵。后续补充资料,将在“中华古氏网”刊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