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古通今 畅谈家风
——专访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立群先生
看过《百家讲坛》的人一定对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王立群先生所讲的《史记》印象深刻,王立群先生用自己生动的语言,抑扬顿挫的语调为《百家讲坛》录制了一期期精彩的节目,也为喜爱电视艺术的观众呈现了一个个鲜活的历史风云人物,更为钟爱历史的爱好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王立群先生自2006年开始在《百家讲坛》讲述《史记》,他儒雅厚重的讲史风格一经展现立刻俘虏了万千观众的心,是七年来连续在《百家讲坛》担任主讲人的学者,被观众誉为“百家讲坛最佳学术主讲人”。王立群先生在研究历史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让很多人误以为他就是学历史,教历史的。其实不然,王立群先生的专业是中国古代文学。因此,对家风、家训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现象,王立群先生也是颇有心得,讲解起来一如他在《百家讲坛》上的风采,儒雅博识,侃侃而谈,引经据典,神采斐然。
从“《颜氏家训》到《曾国藩家书》”的历史溯源
王立群先生是河南大学文学院的教授、博士生导师,专业研究中国古代文学,教本科生魏晋南北朝文学、硕士研究生古代文学,博士研究生中国古典文献学。学文学,教文学,对文学深有研究的王立群先生从魏晋南北朝说起,历数各朝各代所涌现出来的优秀的家风、家训,包括《颜氏家训》、《朱子家训》、《曾国藩家书》等。王立群先生说:“南北朝时期有一部著名的著作,颜之推的《颜氏家训》,这部著作的包括面很广,从各个方面阐述家风、家训。而在中国历史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家风、家训是一个绵延不断,优秀的传统,许多名人的成长都与家庭的影响密切相关,比如晚清名臣曾国藩。曾国藩因为长期在外,留下了很多家书,对后世影响很大,曾氏家族也出现了很多名人,从晚清到民国,再到新中国成立,曾家出现了很多有建树的人,这都与优秀的家风密不可分。”
家风是一个家族长期形成的处事规则,在一个家族中具有很高的地位,家风形成文字,则是家训。王立群先生认为家训或者说家风,在我国也被称为家书。提到家书,就不能不让人想起来《曾国藩家书》和《傅雷家书》,《曾国藩家书》共收录曾国藩家书435通,其中《与祖父书》14通,《与父母书》48通,《与叔父书》9通,《与弟书》249通,《教子书》115通;另附《致夫人书》、《教侄书》等7通,包括修身养性﹑为人处世﹑交友识人﹑持家教子﹑治军从政等,上自祖父母至父辈,中对诸弟,下及儿辈。伟大领袖毛泽东曾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曾国藩以及他所留下的《曾国藩家书》为我们研究中国文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素材;而《傅雷家书》就更不用说了,186封家书,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与女儿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读来热泪盈眶之际心中倍感人间的温暖与亲情。
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有一句千古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名言道尽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胸怀与抱负,忠君爱国,为民在前,享乐在后,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说就是:“三严三实,即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其实关于家风,范仲淹还有一句名言:“公罪不可无,私罪不可有。”其中“私罪”说的就是家庭内部的规范,如果违背了,就是犯了“私罪”。王立群先生说:“中国有很强的家族观念,教育子女都是通过祠堂和学校来完成的,特别是祠堂,中国大的家族都有祠堂,祠堂在皇家也被称为‘家庙’。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命运,也是很多家族的观念。其中修身是第一位的,齐家就是第二位的,齐家就是把家教育好,把自己的子女教育好。”
王立群先生对家风、家训的溯源,让家风、家训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历史的汪洋大海中翩然凸显,越渐清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追本溯源还是为了家风、家训能够更好的传承与发展,而对家风、家训的传承,王立群先生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了解姓氏、修订家谱”的未来展望
世界上许多古文化早已连同创造它们的种族一起销声敛迹了,而中国的姓氏文化则历经了四、五千年始终延续和发展着。姓氏一直是代表中国传统的宗族观念的主要的外在表现形式,以一种血缘文化的特殊形式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同化和国家统一上曾起过独特的民族凝聚力的作用。中国人的姓氏是世代遗传的,其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出处具体的特点对历史文化的研究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姓氏的形成各有不同的历史过程。同姓不一定是同源,如刘姓就有五处起源。异姓也可能是同出一宗,姓古、吴两姓本是同源,都是古公先祖的后裔。
传承好家训,建设好家风。担任过《中华百家姓》节目评委的王立群先生认为没有家谱就没有家族,没有家族就没有家风。对家风、家训的传承,首先需要重新修订家谱,了解姓氏,找到自己的位置,也就是知道自己从哪里来,祖上出现过什么名人,有什么样的祖训,这样家风、家训的传承才有一定的依据。王立群先生以“李”姓为例,讲述知道自己从哪里来的优越性。天下李姓的郡望是陇西。在今天全中国可考的9000多个姓氏中,李氏人口达一亿之多,李氏望族源远流长。李姓人家的姓氏自豪感皆因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后,诏令高士廉等四大臣编纂《氏族志》,诏令天下,李姓的郡是陇西,即以陇西郡李姓为显贵世族,为世人所仰望,举国上下以李氏至为尊贵,李氏后裔共奉陇西堂。陇西遂为李氏宗族的共同标识,李氏人丁兴旺,遍及海内外,李镐九世孙李白曾有诗赞道:“我李白万叶,柯条遍中州。天开青云路,日为苍生忧。”
了解姓氏文化,知道自己从哪里来。这是传承优秀家风、家训的前提,也是基础;修订家谱,了解祖上名人的丰功伟绩,有助于找到家族归属感和荣誉感,也有助于学习祖先的优秀事迹。这是传承好家训,建设好家风的精神源泉和力量之基。
“孝敬父母,爱护子女”的王家家风总结
王立群先生在《百家讲坛》讲解《史记》,有观众评价说:“听王立群先生讲史,更像饮一杯纯净的黄酒。”也曾有喜爱王立群先生的粉丝问:“为什么王先生作为一个文学研究者却把历史讲得那么好?”王立群先生对此的回答是读《史记》是因为司马迁是一个大写的人,是一个自强不息的人,是经历让他读懂了《史记》。王立群先生因为历史原因,在小学上完后,初中是在半工半读的情况下读完的,高考后又因为历史的重演而即使考了500分也没有上大学的机会,直接就到开封的一所小学任教去了。1979年恢复高考后,王立群先生又因为不是“老三届”而没有重新参加高考的机会。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报考研究生的时候,王先生直接考取了河南大学文学院的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什么是自强不息?王立群先生对司马迁的推崇或许就是因为从自己的经历中悟得了这四个字的含义吧!这是不是就是文化层面的传承?!
中国历来提倡“诗书传家”,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遗训,读书在中国人眼里是一件很高尚的事情。王立群先生在13岁时因为历史原因,在半工半读又遇上三年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坚持完成学业就是明证。“万世师表”孔子教育自己的儿子孔鲤时说:“不读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孔子是儒家圣祖,他的思想影响中国两千余年,他的教育理念惠及很多平民的人,教育出七十二圣贤。同样作为教育专家的王立群先生,在被问到自己家的家风、家训时谦虚地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只是自己还有家人都是做教育工作的,所以会特别注意培养孩子孝敬父母、爱护子女的品质。
历史是过去的今天,今天是过去的延续。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年而不断,正是因为有着种种优秀的传统,而家风、家训一定是其中不能忽视的一部分。王立群先生无论是对《史记》的解读,还是对家风、家训的解读,只是为我们还原了历史,而我们在知道历史后,更重要的是“以史为鉴”,为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优秀的家风、家训支撑起好的社会风气”,这需要我们每一个家庭的努力,也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为“中国梦”的实现高扬起文化之帆!
(胡镜供稿)
2016年02月04日
来源:人民网-河南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