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德生院士:才足以教人,德足以润身
■人物档案
古德生:著名金属采矿工程专家、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祖籍:广东省梅县丙村镇
主要经历:1937年10月生于梅县丙村,在家乡读过小学、私塾、中学,从丙村中学毕业后考入中南大学。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主要成就:是我国振动出矿技术和地下金属矿连续开采工艺技术的开拓者。建立和发展了振动出矿技术与矿床连续开采技术的理论体系;发明颠振型振动出矿机,研制成功十种不同功能的新型振动设备;创新了地下金属矿山五种采矿方法,创造了六项新工艺;开创了地下金属矿连续开采技术,建成采场出矿运矿连续作业线;发明了针对松软破碎矿体的“开采环境再造深孔诱导崩矿采矿技术”;提出了“岩石诱变力学”原创性研究方向,研制了岩石诱变实验系统。
科技事业是需要集体智慧的群体事业,是需要坚强意志的强者事业,是没有终点的永恒事业,是需要奉献精神的壮丽事业。一个人的最大幸福和快乐莫过于为国家作出了贡献。
■成长故事
古德生年少时很喜欢思考,对周围事物充满着好奇。14岁那年,他在跟随母亲抢收的农忙季节,饶有兴致去琢磨脚踏式打谷机的问题,并给县农机厂寄去一张使打谷机防倾倒、 更省力的革新草图,没想到这方案竟然被采用了,厂方寄来感谢信,并给了3元钱的“重大”奖 励。这件事极大地激发了他观察、思考、解惑的 求知意识和创新精神,从此他对科研发明情有独钟,一发不可收拾。
■成长故事
古德生读高三时,被学校推荐去海军学院学习,这是个诱人的选择,但是,体检第一关就 因体重不合格而被淘汰下来。刚刚动心的志向泡汤了,他只好准备考大学。这是百废待兴的 年代,该报考什么志愿?那时他无意间在《人民 画报》看到一幅阜新露天煤矿的照片:一台八面威风的大电铲正向大机车装载着矿石,满载的列车,轰隆隆地奔驰着。这一壮观的场景深 深地吸引住了他,那时我国正处在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热火朝天年代,他朦胧地意识到:国家非常重视发展重工业。一个向往上大学、做着金色梦的古德生就这样选定了志愿,从此与矿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希望家乡保住一片青山绿水,不要过度搞工业化和城市化,眼前的和长远的统筹兼顾,特别是要利用梅州的好山好水发展绿色生态产业,搞搞园艺经济也许是不错的;其次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官员放下身段,主动外出联络在外乡贤,不仅仅是老板、企业家,还要招才引智回来。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古德生(左四)深入矿洞察看采矿情况
记:据说,您读大学时放弃了不少兴趣爱好,这是为何?
古:我上大学的时候每天都是三点一线,饭堂、教室、宿舍。最多就是星期六上午跟师范学院的学生一起去爬山,下午又回来学习。我读初中、高中的时候有许多爱好的,但是上大学后都把它们抛弃了,因为我心中有了明确的目标,所以觉得那些都是浪费时间。那时我的成绩优良,还当班长,并提前进入了学校的教师队伍。深受汪锦璋、钟时猷、夏纪顺、李德成等一代宗师的教育和熏陶,得到了老师正直为人、严谨治学和专业学术的真传,这让我终生受用。
记:1960年您留校任教,但在那个年代,想搞科研也难吧?
古:1966年 “文革”,学校长期处于瘫痪状态。我曾试图再度关门读书,寻找心灵的安慰,但偌大的校园难觅一角安宁。那时我在想:徒有一腔热血,空有一身力气,为什么不能做点有益于国家的实实在在的事情呢?1973年夏天,我内心再也无法宁静,毅然邀集几个志同道合的同事,冒着酷暑 来到了矿山生 产第一线——湖北长石矿。在这里,我们亲眼目睹工人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劳动,每吨矿石都倾注了他们全部的心血、汗水,甚至生命。其时,出矿作业在每吨矿石成本中占30-45%,在工伤事故中占40-50%,这是生产系统中最薄弱的环节!我心里强烈地感受到作为一位采矿科技工作者的责任,决心带头研制颠振型振动出矿机用于降低金属采矿的风险,并提高作业效率。
记:为了实现这个抱负,您和同事们经历了不少挫折。
古:那个时候,我从资料中发现前苏联专家曾有过“以振动来改善矿石流动性”的设想,豁然开朗,下定决心要将外国人的设想变为现实。
为了弄清“振动”的奥秘,我和同事们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四处寻找灵感。不知道经过多少个不眠之夜,也不知道对自己的设计方案经历过多少次的否定与肯定,终于完成了单质体、超共振颠振型振动出矿机的全套图纸。
拿出图纸不易,图纸变为设备就更难。“文革”年代,工厂停产,工人不上班,无法加工,我们只好自己动手,学着车、铣、刨、焊。在那个特殊年代,大家还要轮着 “下乡锻炼”、“农场劳动”、“学大寨”,常常一去就是一年半载,但大家矢志不移,断断续续坚持了五个年头。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和同事发明的颠振型振动出矿机终于在湖北长石矿试车成功。那天,工人坐在控制台前,轻松摁动按钮,矿石随着振动出矿机的振动不停地从井中“流”出,矿山上下一片欢腾。
攀登科学高峰永无止境。继1970年代开创“振动出矿技术”新领域后,1980年代我们又实现了“采场连续工艺”;在这两项成果的基础上,1990年代又变革传统的“二步骤回采”为“一步骤回采”,实现“地下金属矿床连续开采”。这三步走用了18年,给国内外传统采矿模式带来了变革,影响着金属矿业的未来。
记:您几十年如一日在同一领域耕耘,对今天搞科研的年轻人有什么话要说吗?
古:现在的年轻人无论生活还是治学条件都非常好了,但思想观念却变得越来越不单纯,这或许就叫多元化吧。我不反对多元化,但做学问不能功利。如果研究之前就想着名利,是无法做好的。其次就是要沉得住气,最好选定方向后,一门心思研究下去,如果做出了小小成绩就见异思迁,这样很浪费时间又失之肤浅。
记:业余时间您是如何调节身心的?
古:我的业余时间很少,主要都用在科研和教书育人。身体不太好,精神尚可以,每天坚持散步,闲来栽花种草。
记:作为功成名就之人,您如何看待名利?
古:名利乃身外物,越想得到的人,越得不到,只要付出努力,一切随缘就好。一个人的最大幸福和快乐莫过于为国家作出了贡献。搞科研的人要摒弃功利主义,物我两忘,全身心地奉献给科学事业。
记:可否介绍一下您今后的事业方向?
古:做好教书育人。去年25间高校到我们这里开会,我把所有相关研究无偿给他们,让他们建一个实验室,我要把数字矿山技术作为他们专业主题之一和必修课,我一直很关注这件事,因为现在我在这个工程院里算是一个领头人,很重视工程院的院士人才培养。我会扶持他们,希望他们有所作为。
■记者手记
阳春三月,在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季节,本报记者在风景如画的中南大学院士楼见到了古德生教授。
中南大学是国内矿冶产学研的“翘楚”,古德生是开创该校采选冶矿综合学科的“老行尊”。虽然古院士很少接受媒体采访,但当话题从最能拨动心弦的乡情切入时,一下子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76岁的老人愉悦地接待了来自家乡的新闻媒体人。老教授操着一口带有明显湖南口音的普通话,但这位从1955年就离开家乡并长期生活在长沙的老人并未把乡音遗忘,采访过程中不时用还算“标准”的梅县丙村客家话和我们交流。
采访过程中,老教授的爱人在旁作伴,记者从她口中得知,古德生对事业一往情深,身体也不好,有高血压、糖尿病等,但工作起来很拼命,曾经在工作岗位上昏倒。有一次,她出差了,古德生中午做饭时,刚把饭锅放到灶上,突来灵感,便急忙回房绘制草图,不知什么时候开始,邻居呼叫饭烧焦了,开锅一看,原来饭锅没放水,米饭成了焦炭。
老教授对当前的学术之风和人才培养念兹在兹。他说,做学问不能功利。搞科研,首先考虑的是做这个有没有意义和价值,现在不少人考虑的是只要钱多我就干,甚至有些人拿了钱还应付了事。所以评选博士生导师时,他就提出要符合两个条件:才足以教人,德足以润身。这也正是老教授几十年为人治学的真实“注脚”。
【据《梅州日报》2013.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