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第四次编修《高州古氏族谱》的倡议书
广东高州古氏始祖宽堂公自明朝成化乙未年(公元1475年),奉例(奉朝廷移民之令)携妻儿(始祖婆卢氏,二世廷珠、廷玉、廷琏)自广州增城瓦窑村移居高凉茂东平隆村(今高州市谢鸡镇义山村委会平隆村)以来,已历540年。在这540年里,根据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资料,高州古氏只编修过三次族谱(族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不但记述本家族的来源、迁徙的轨迹,包罗家族生息繁衍、世系分支、风土人情、人文掌故等历史文化的全过程;而且是一个地方各个历史时代风貌的重要历史文献;也是中华先民血缘相亲,同祖同宗的群体记忆的历史档案)。
第一次编修族谱在1918年(距今97年)。这部族谱保存到现在的非常少,很多宗亲从来没有看见过。
第二次编修族谱在1988年至1991年。这次修谱不尽人意,主要原因有三:一是祖居地宗亲不参加修谱;二是个别地方的宗亲另起炉灶,只编修其分支的族谱;三是资金不足,这部族谱是腊刻油印的三十二开本,有关史料不齐,印刷册数也不多,很多宗亲也从来没有看见过。
第三次编修族谱在2010年。这次编修族谱,宗长们花费了很多心血,他们潜心查阅有关史料,考异同,辨世系,正宗支,究迁徙,明去就,几经修改整理,并将新旧族谱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重新排印,合并为一套,全套九卷(本),分发给各房宗亲。第三次编修的族谱,无论是编入族谱的内容、宗亲人数,还是族谱的发行量,都是最多的。这套族谱,为我们编修内容更丰富、质量更好的族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高州古氏第一次修谱至第二次修谱(1918-1991),相隔73年;第二次修谱至第三次修谱(1991-2010),相隔19年;第三次修谱至现在(2010-2015),才相隔5年。按照惯例,编修族谱一般要相隔10年以上。为什么
才相隔5年,又倡议要第四次编修族谱?!
第三次编修的族谱,可能是印刷有误,核对材料不专心,校对清样不细心,或者个别编委会成员受自身文化素质制约等诸多因素影响,确实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
1、卷一(总本)的“古氏历代原表”至简介“二世廷琏公与祖婆卢孺人合葬墓”(第13页至第80页),只是照抄原古文,没有加注标点符号,给宗亲们(特别是年轻宗亲)带来了阅读困难;甚至因读断句的错误,造成意思相反(例如“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读作“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是正确的。但是读作“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意思就完全相反了);可能是印刷有误,有些词语颠倒、有些错别字;有些繁体字印刷不规范,在《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广州音字典》等工具书均无法查找。
2、有些记载不符合历史事实。例如记载宽堂公是十四世祖。但根据有关史料考证,宽堂公肯定不是十四世的。况且直到今天,还未有宗亲知道高州古氏始祖宽堂公是南迁始祖云应公派下第几世,甚至不知道宽堂公的父亲、祖父、曾祖父等是谁。
3、错漏现象比较突出。例如卷一第43页的一首挽联,就错漏7个字;例如卷七第186页“懋维、号德兴”,实际上是“懋维、号德舆”(古德舆,北京大学文科学士,民国时期曾任吴川县长,1928年至1932年任广东省立九中[现高州中学]校长。但写错了名字,就面目全非了);例如卷一第95页,一位族谱的副总编辑的名字也写错了;例如卷一第97页,一位建祠名誉理事长只有照片和捐资金额,但没有姓名;再如卷七第191页,古某某现在身体非常健康,但族谱中记载,他于“1996年在美国病故”。
4、结构不严密。例如卷一(总本)第382页,十六世古某某等10位宗亲,下面还有空白处记载十七世、十八世的,但却留空白。给人的印象是:(1)古某某等10人可能未结婚;(2)古某某等10人尽管已结婚,但未生育有儿子。但在第398页(相隔16页),才记载十六世古某某等10人生十七世儿子••••••
5、卷二至卷九(分本)记载的生卒年月不统一(有的用甲子年,有的用公元年),个人资料过于简单。例如卷六第8页,“十九世古兆圣,生民国癸未六月十九日戌时。任法官,全国人大代表。”应该这样记载:“十九世古兆圣,生于一九四三年六月十九日戌时。法庭庭长,一级法官,广东省劳动模范(1994年),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1995年),全国法院系统劳动模范(1995年),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1998年)。”这样记载,宗亲们看到后,就会为我们高州古氏有这样的优秀人物感到自豪和骄傲,对族人有一种向上奋发的作用。
6、有些内容失真。据说前几年有宗亲在春分日,在丹洒古氏宗祠当众撕毁2010年12月编印的族谱,主要原因是其祖先本来裔孙满堂,但族谱中却在其祖先下面写个“止”字。
7、字迹偏大,行距偏大,使族谱增加了很多页数,增加了印刷成本,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8、同一条村庄,同一个人的名字不统一,例如捐款的名字是“古太某”、“古成某”、“古某晖”,族谱的名字是“古泰某”、“古盛某”、“古某辉”;有些目录的表述不准确;有些叙述混乱;有些用词不恰当;有些句子不通顺;有些标点符号不准确等。
《高州古氏族谱》第三次编修委员会,本着有错必纠、有漏必补的原则,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针对存在问题,进行查漏补缺,于2011年9月,编写了《高州古氏族谱错漏更正本》,16开本共53页。尽管付出了这样的努力,但还有错漏未更正。
由于上述原因和其他一些原因,部分宗亲强烈要求尽快编修《高州古氏族谱》。
我们在第四次编修族谱时,将对已经发现的错漏进行修改和补充;把卷一第13页至第80页的古文加注标点符号;把繁体字改为简化字;对一些比较偏的字,附上同音字(如“豳”,音同“彬”),以方便宗亲阅读;对一些词语,附上注释(如“骨鲠”:即“正直”),以帮助宗亲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卷一第13页至第80页的内容,是高州古氏祖先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我们要倍加珍惜;对其中的精华部分,我们要进一步发扬光大。
当然,我们第四次编修的族谱,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错漏。但是,我们会竭尽全力,尽量减少差错。
值得一提的是,高州古氏和东莞古氏都是南迁十一世祖古鞶公的后代。从南迁古氏始祖云应公至十一世祖鞶公,两地族谱的记载都是相同的。但是,从十二世祖开始的记载,就完全不同了。高州古氏族谱记载,鞶公生两个儿子:溢潭、怀潭。怀潭是高州古氏的南迁十二世祖;东莞古氏族谱记载,鞶公生五个儿子:贯明、贯忠、贯祯、贯兴、贯昂。贯昂是东莞古氏的南迁十二世祖。究竟哪本族谱记载的符合历史事实呢?愿宗亲们继续探究。
在第四次编修的族谱中,我们将打破常规,把高州古氏男女都编入族谱,以体现“生男生女都一样,都是龙的传人”,体现男女平等。现在,有很多古家女对族谱很有意见。当父亲叫她为古氏做些事情时,她就会气愤地说:“为什么叫我为古氏做事?族谱又没有我的名字!”时代不同了,特别是在计划生育政策下,在人口数量受限条件下,我们不要死抱旧观念,重男轻女。我们要做到与时俱进,除了把古家女记载入族谱外,已经结婚的,还要把其丈夫的籍贯、姓名、学历以及生育的子女名字,学历等载入族谱。
我们打算把原来族谱的九卷缩减为五卷(卷一为总本,卷二至卷五为分本。卷二为廷珠公房;卷三为廷玉公房;卷四、卷五为廷琏公房),并且把原来的平装本改为精装本。
这次编修族谱,工作量非常大,困难非常多。高州古氏后裔近20000人,约占全世界古氏人口的三十分之一,是中华古氏大家庭的主要成员之一。据初步统计,高州古氏始祖宽堂公裔孙聚居的自然村就有100多条,分布在广东、广西的多个县(巿);此外,有部分宗亲在广东、广西以外的省、巿、自治区工作、生活,有些宗亲从来没有回过故乡,很难联系或者无法联系;有的宗亲在香港、澳门、台湾居住;有的宗亲旅居国外,很少或从来没有和故乡的宗亲联系。有部分宗亲(特别是年轻宗亲)从来没有看见过族谱,不知道族谱是什么,釆取消极对待的态度(我们没有理由责怪、埋怨他们,任何人的成长都需要一个过程。当他们理解编修族谱的作用和意义后,也许会成为编修族谱的领军人物);有部分宗亲认为自己是平凡百姓,有没有编修族谱无所谓••••••由于这些原因,我们在编修族谱中遇到的困难可想而知。但是,我们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任何困难都不能阻止我们第四次编修《高州古氏族谱》的信心、决心和行动。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就会梦想成真。
这次编修族谱,要求很严格,耗资比较大,全靠宗亲们的鼎力支持、关心、帮助和配合。企盼企业家、经理、专业户、热心人士等宗亲慷慨解囊,捐款赞助。我们将在卷一(总本)中设"第四次编修族谱捐款芳名榜",使宗亲们的善举,流芳百世。
凡是捐款1000元(含)以上,赠送一套(共五卷)族谱;捐款5000元(含)以上,赠送两套族谱;捐款10000元(含)以上,赠送三套族谱,此外,还把其全家福合影或者将其企业(公司)的简介载入族谱。
我们为了不盲目印刷,杜绝浪费,初步拟定2016年春分日,在丹洒古氏宗祠预收订购《高州古氏族谱》的工本费(每卷100元)。如果有结余,一律作为中华古氏文化促进会高州理事会的公益基金,存入专门账户。
2014年12月28日,中华古氏文化促进会高州理事会在高州大酒店隆重举行成立大会。从2014年11月12日至12月28日,高州理事会共收到宗亲们的捐款284000元。高州理事会成立以来,主要做了以下的工作:(一)设立了高州理事会公益基金;(二)2015年1月9日,高州理事会组织30多位宗亲(旅差费自理)参加广州太和古氏宗祠竣工庆典,并以高州理事会名义捐款3000元(该宗祠总造价100多万元,庆典当日开二百多台);(三)以高州理事会名义捐款1000元,维修在增城市镇龙镇小布村云马山的南迁六世祖郭祖婆坟墓;(四)为了加强宗亲们的联系,扩大交流,密切情谊,高州理事会部分成员在百忙中挤时间,开专车先后到广东徐闻县、电白区、茂南区、化州市、高州市和广西北流市部分乡镇古氏聚居的村庄,收集部分宗亲的通讯地址和电话号码(旅差费自理),编写、印刷好高州古氏始祖宽堂公裔孙大部分聚居村庄部分宗亲的通讯地址和电话号码簿,并从2015年3月21日(春分)起,陆续分发(邮寄)给各村的部分宗亲;(五)组织、策划第四次编修《高州古氏族谱》,并扎实开展了前期的工作;(六)由高州理事会出资,在2015年春分日请舞狮队到丹洒古氏宗祠助兴,并在中午十一点钟统一祭拜祖先。
我们继续动员宗亲们捐款,不断增加高州理事会公益基金的数额。我们每年做公益事业,只使用利息和将部分基金合法投资所得的收益,公益基金的本金长期存在。我们继续为高州古氏宗亲办实事,做好事。
如果高州古氏聚居的村庄不指定宗亲编写本村族谱,或者在2016年3月20日(春分)前,不将本村族谱或分支族谱交给编委会作统一编排的,我们无法强求,只能视作自动弃权。我们将实事求是地在新族谱中注明:“某省某市(县、区)某镇某村委会某村的高州古氏裔孙不参加第四次修谱。”
常言道:水有源,树有根,人有祖。溯源,寻根,问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俗话说,“乱世避战祸,盛世修族谱。”现在,正值太平盛世,是编修族谱的大好日子。我们相信,同祖同宗的高州古氏宗亲,只要同心同德,团结拼搏,一部可以告慰古氏祖先在天之灵,鞭策现代宗亲开拓进取,激励子孙后代创造未来,传承古氏家族优秀文化,内容丰富,质量上乘的族谱,必将在两年内圆满编修好。
编委会邮箱:
古进强:2424084117@qq.com
古茂华:249970098@qq.com
《高州古氏族谱》第四次编修委员会
2015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