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修高山寺记
清朝/陕西宜川·古 聘
好盛而恶衰者,恒性乎;厥故而喜新者,同情乎。盖事无大小,人无贤愚,未有不欲常盛而不衰。一新而弗故者,矧一方之奇峰,合里之神圣乎。
余仁里有高山,志曰石阁,原系古堡,迨成化年(1465—1487年)来,始神栖焉。其山之壁立千仞,俯视一切,青山层叠而拱众,黄水绕抱以盘旋。其庙之离奇,有龙蟠凤舞之势,轮囷有鸟革翚飞之形。殿宇巍峨,古柏阴翳,有似乎头顶上金华璧簪,不特仁里之佳景,亦丹州之巨观。
但历年久远,风雨之飘摇,鸟鼠之毁伤,瓦砾残缺,金碧剥落,触目心悸,咸思革故而鼎新焉。僧人行衍,不忍坐视,乃会里人,商议重修天神庙、五龙宫,上造辉煌,祖师楼、奎星阁,增其旧址,金娤神像,焕然改观。
工起于壬辰岁(1772年),告竣于丁酉年(1777年),又当虽悦而艮止焉。虽曰一时小补之功,不等创建之难,然其中砖瓦灰钉之费,木石土泥之需,工银口食之用,人工器具之资,约费二百余金。爰即合里之姓氏,捐资之轻重,勒石刋铭,以为好义者劝。
夫以一僧而出入二百余金多矣,以一里而出输二百余金寡矣,以二百余金而成列圣之功显矣,以二百余金而一人不过数钱金微矣。意以至寡而积至多,以至微而成至显,且以布帛金刀之供,而名列金石,传之后世,果孰寡而孰多,孰微而孰显也哉。然则后之人,相继而补葺修理焉。不几乎,新者不复故,而盛者可长盛也欤。
时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岁次丁酉桂月谷旦
邑庠生:古 聘 熏沐序并书
(刊载于古培才、古小彬等主编《古氏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