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志铭,是埋在墓中的志墓文章,用正方两石相结合,一石刻志铭,一石题写死者姓氏、籍贯、官爵,平放于棺前。秦代以前属木制,汉代以后才改用石材,以垂久远。墓志既有铭有序也有诗,既是研究家族史料的重要文献,也是补足正史中所缺载的宝贵资料。
从河南省洛阳市出土的有关古姓的墓志,有唐代定襄参军《古弘节墓志》和《古君妻匹娄净德墓志》。《古弘节墓志》拓片存南京博物馆,首题为“唐故定襄参军古君墓志并序”;《古君妻匹娄净德墓志》拓片存北京图书馆,首题“大周唐故左戎卫右郎将古君夫人匹娄氏墓志并序”,系证圣元年(695年)1月18日葬。
南方古姓始迁祖二十五府君古云应,唐末卒于江西 ,千里迢迢归葬河东平阳府祖山(今山西临汾市金殿镇东靳北村)。其子虔化县令古浩在往京城长安(今西安市)时,特往怀州(治所在今河南省沁阳县)请刺史李君奭撰《二十五府君墓志》,李刺史根据官修《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姓族系录》及古浩提供的家族世系资料,撰墓志铭如下:
洪州通判古公之殁,厥孤文林郎古虔化,考满来京,一日,具行状谒予请铭。余观其备,相与有宦游之好,义弗敢辞。按古氏,乃周太王古公之后,魏太武笔公尚书弼之裔,作县令箴之奇公之远孙也。唐元和中,以明经领荐春官,授洪州通判,历仕有年,治政益新,士民莫不钦服;其爱君泽民之心,拳拳弗忘。年跻六秩而谢爵致政,归隐田园,以乐其性,竞得疾而终。身虽殁,而其行有不殁者在,厥子求文勒石,以垂不朽,爰书以为之铭曰:
周太王裔 儒宗英贤 经史融液 性理昭然
树业建功 受禄于天 作之于后 继之于前
儿孙簪笏 相续绵绵
赞曰:
质秉乾坤 学宗邹鲁 历仕唐朝
恩施广土 誉望昭昭 垂于今古
唐大中九年(858年)乙亥春二月花朝
怀州刺史 李君奭 拜撰
墓志是专为墓碑而作的一种应用文体,撰文者基本上是达官贵人, 且文学功底要深。唐宋时期的古姓墓志多见刊于族谱,如广东梅县《古氏族谱》记载的《虔化令古浩墓志》是京兆尹王徽撰述,《秘书郎古均墓志》是泸州刺史柳仳撰述,《揖大祝十九府君墓志》是中书侍郎冯道撰述,《窦州都监古蕃墓志》是翰林院承旨陶谷撰述,《全望古先生挽诗》是右赞善大夫樊若水撰述。这些墓志铭赞,既道出家世渊源,也对墓主生平做出了功过评述,附序附诗,以垂不朽,这也是通常所说“盖棺而论”的一大体现。
在宋代古姓墓志中,还出现有宰相吕蒙正、“唐宋八大家”中王安石、苏轼等撰述的铭文,这些作品,并不是王安石《临川集》或《苏东坡全集》中收录有的珍贵文献。
宰相吕蒙正是岭南第一进士古成之的好友,太平咸平元年(998年)在任职中书令时,为古成之的父亲撰写了一篇墓志形式的挽诗、赞词,文章写道:
是岁孟秋,余考满赴京,与成之古先生联舟十数日,其交好情笃,斯文重义。一日,持厥父信安公行状,请余序其端,则仁人孝子之心可见,义弗容辞。按公讳延绶,天赋明敏,早从明师习举子业,经明奥旨,荣膺鹗荐,官于信安县,体圣神之遗风,德及生民,功施社稷。一旦以疾辞归田里,见古梅州山秀人淳,移创居焉。至老书卷不懈,出则尽忠于君,入则尽孝于亲,可谓士林英伟人也。期享福寿无疆,夫何一朝易箦?宜其昭令德于后世,垂汗青于万古。是为序。
诗曰:
天赋聪明鸣盛世,一官早拜出丹墀。
恩施花县边方肃,民颂絃歌百里驰。
簪绶投闲谁不羡,玉楼召记竞难追。
梅州江上新迁勒,过客频看涕泪垂。
早捧除书下九天,承恩袖满御炉烟。
忠君报国无双士,解印归田又几年。
月冷琴台风晰晰,春深马鬣草芊芊。
从来惆怅程江上,薤语哀残夕照边。
赞曰:
受禄于天,历仕信安有年;
施仁发政,忠君孝亲两全;
子子孙孙,奕世福泽绵绵。
大宋咸平元年(998年)戊戌秋月既望
中书令 吕蒙正 书
王安石在任江宁府尹时, 为殿中丞古宗悦撰的《古府君宗悦墓志铭》全文如下:
古府君之殁,越数载矣,厥孤潮典郡者,持行状造余请铭,遂详其事。按府君讳宗悦字裔臣,棉竹县令成之公子也。生而颖锐,早通经史,由皇祐癸巳以三礼出身,为英州司户,迁新兴县令,改奉礼部侍郎,升殿中丞勋都骑尉。历仕我朝,令始善终。娶夫人赵氏,德贤行淑,生子凤仪,尤善继善述。而府君殁于嘉祐壬寅年,葬龟潭仙人献掌形,丁山癸向。呜呼!府君致身仕途,荣登廊庙,致君泽民,建功树业,实为古氏之英贤,当代之显人也。今殁,不可无一文以志铭,以垂百世之下。
铭曰:
生而颖锐 秀钟山岳 慎行修身
穷经博约 官授清时 职重升擢
绩著功勋 深沾宠渥 人殁行存
墓铭当作 子子孙孙 世承天爵
诗曰:
当朝历仕殿中丞,盛世恩深雨露荣。
几载功勋重著迹,一官品秩倍加升。
鹤归华表人何在,猿啸空山月正明。
簪笏相传应有后,雄文千载勒斯铭。
早年官署新兴令,曾记丹心竭尽忠。
泽及生民施社稷,德敷政事树勋功。
朝天辞阙承恩厚,谢爵归田际世隆。
一梦黄梁何处是,士林千载仰高风。
大宋治平四年(1067年)丁未夏五月朔旦
知江宁府尹 王安石 拜撰
【本文系古小彬撰写,请转载者注明,切勿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