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氏郡望与堂号
江西瑞金 古小彬
古氏郡望
“郡望”又称门族,通指魏晋南北朝及隋唐时期,一郡中为众人所仰望的显贵家族。古氏家族望出“新安郡”,新安郡在今河南省新安县、义马市、渑池县、宜阳县、洛阳市一带,于南北朝北魏太和十二年(488年)置郡,该地最靠近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即南迁始祖云应公祖籍地),而且隋唐时期有很多古氏官宦居住在新安县周边的洛阳、宜阳、渑池等地。
【特别说明】个别网络刊载“新安堂:源自北魏吏部尚书、宰相古弼。他世居代州(今山西省代县)《魏书·地形志》载:代州有新安郡,古弼子孙蕃衍,成为当地旺族,古氏遂以新安为堂号。”此说法有误,请谨慎转用。误区一,古弼“代”人并非指山西代县人,《代县志》没有“古姓”,也没有古弼的史料可查;古弼实际上是“代郡”(今河北省蔚县)人,河北省《蔚州志》有古弼的史料记载,蔚县也有古弼的家乡“古家疃”地名存在。误区二,代州西的武州“新安郡”,是东魏孝静帝武定元年(543年)设武州,治雁门川,置新安郡,旋废。而古弼是公元452年逝世,与新安郡置郡相隔90年,是根本上扯不上关系的。
根据唐朝《天下姓望郡谱》、《元和姓纂》等权威著作记载,古氏还有新平、河南、河内三个郡望。
新平郡在今陕西省彬县,这里原是古氏鼻祖古公亶父祖居地,《太平寰宇记》载,新平三大姓为古氏、附氏、异氏,足见新平古氏人口之多,蔚为望族。
河南郡也在河南省,隋朝时属洛州,大业元年(605年)洛州改称豫州。大业三年(607年)废州置郡,称“河南郡”。领18县:河南、洛阳、阌乡、桃林、陕、熊耳、渑池、新安、偃师、巩、宜阳、寿安、陆浑、伊阙、兴泰、缑氏、嵩阳、阳城。
河内郡在今河南省武陟县西南,名载南北朝《北齐书》的古道子便是河内人,古道子历检校御史、司空、田曹参军,为官有干局,以强济知名。
古氏堂号
“堂号”是祠堂名号的简称,是家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广义的堂号产生于姓源发祥地,并以郡望为堂号,我古氏家族,即以“新安堂”为宗。
而狭义的堂号,也就是通常看到的地方性古氏祠堂堂号,如:陕西延安的“和气堂”;浙江金华的“五福堂”;安徽无为的“三治堂”;湖南岳阳的“忠顺堂”;湖北红安的“文人堂”;湖北洪湖的“折桂堂”;江西宁都的“孝思堂”;江西修水的“敦睦堂”;江西崇义的“景福堂”;江西寻乌的“瑺德堂”、“荣亲堂”;江西遂川的“通德堂”、“达尊堂”、“远扬堂”、“隆兴堂”、“贻谷堂”、“百岁堂”、“官盛堂”、“光廷堂”、“汉章堂”、“焕文堂”、“巨成堂”、“美玉堂”、“郁文堂”、“鸿德堂”、“才贤堂”、“云集堂”;广西宾阳的“余庆堂”;广东梅州的“国宝堂”(以北魏宰相古弼深得皇帝赞赏为“国之宝”之殊荣为堂号);广东五华梅林的“世德堂”、安流的“太府堂”;龙村镇鼓潭的“思其堂”;广东番禺的“流芳堂”(以明朝乡贤古文炳之挚友海瑞所题“流芳千古”之挽联衍生为堂号)、“追远堂”、“敦本堂”、“昭德堂”、“绍衣堂”、“泽洋堂”;广东鹤山的“追远堂”;广东珠海的“崇德堂”、“孝忠堂”;广东惠州的“雅望堂”;广东汕头潮南、揭阳惠来的“思敬堂”;广东普宁广太的“思成堂”;广东海丰黄羌的“华源堂”:广东普宁船埔的“光裕堂”;等等,其主要意义是表现在彰扬祖先的功业道德、显示家族宗亲的特点、训诫子弟继承发扬先祖之余烈等方面。尽管各地祠宇堂号有区别,但不失敦亲睦族之本意。
由此可见:先有郡望,后有堂号;先有新安堂,而后衍生其他堂号。
作者:古小彬
地址: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裕安二路水口花园东五巷13号 “中华古氏文化促进会深圳理事会”
手机:18926420988
QQ号:1067866642
微信号:hxgs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