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昌古氏与湖广填四川中的麻城县孝感乡
四川隆昌 古昭平
湖广填四川在历史上有两次大的移民运动,一次是元末明初,另一次是明末清初。元末明初也有一个“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潮。有文献史料表明四川人口顶峰是南宋,有近1000万人。由于川民顽强地抗击元军的入侵而遭至屠戮,到元初全川人口仅残存约60万人,且在整个元代都末能恢复。到明朝洪武四年汤和、傅友德等灭建都于重庆的明玉珍大夏政权,洪武五年统计全川户数仅84000户。照每户6口算当时的四川也不过50余万人。元明之际的社会动乱中,所遭遇的战争和瘟疫所带来的巨大破坏,四川人口损失甚多。
到了明初,当朱元璋平定四川以后,提出移窄乡填宽乡的移民政策,他把四川和华北、江淮地区一道列为全国重点的人口迁入地区。而明初向外输出人口的主要地区,则是与这三个地区相邻近的较少遭受战乱影响的人口富裕地区,它们是山西(主要是平阳府洪洞县)、江西(主要是吉安、南昌)和湖北(主要是黄州府、麻城县)地区。江西移民主要外迁至湖广地区,湖广移民主要外迁至四川。
据《明太祖实录》载,江西南昌府在明初每亩税五斗,到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才降为每亩税三斗。而此时的黄州府(含麻城)平均每亩税赋仅为6.2升。在这种情况下,加之宋代迁至黄州一带先期移民的牵引,大批江西人入黄(黄州府)是势所必然的。因为当时的整个麻城县也不足20000户。元末明初有一个“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潮”,其中的不少移民来自“麻城县孝感乡”。官方在“山西省广济寺设局驻员,发给凭照川资”,户给钞二十锭,以备农具,免赋役三年。洪洞广济寺旁的大槐树处就成为北方向各地移民的集散地。麻城县在明朝的成化八年(1472年)因人口迁移等原因人口损失待尽,就拆销了孝感乡,以后也从来未恢复。这之前是有一个孝感乡的,若这个时期政府组织此孝感乡之民迁往四川,在政府所发“凭照”上他们的原籍自然是“麻城县孝感乡”。麻城县当时执行的政策是“三丁抽一、五丁抽二”,具体执行间有时又变成了“报数”或“抓阄”。所以就有了许多人都说自己家族“麻城县孝感乡”先祖的住地是“鹅掌大丘”,湖北“黄麻”移民时官方也是在“麻城县孝感乡”的“鹅掌大丘”处“设局驻员”,给移民们发放“凭照川资”。因此如同山西洪洞大槐树的移民不全是洪洞人氏一样,“麻城县孝感乡”、 “鹅掌大丘”的移民也就可能不全是“孝感乡”人氏。今麻城县政府于2008年4月在原孝感乡的高岸河(离麻城县五公里的举水边)立了“孝感乡移民始发地——高岸河”的石碑。
1708年,就是我们入川始祖(南迁二十七世)古昌典进川到隆昌县落业的时间,应是古氏来隆昌未迁走最早的一批,已经是拆销孝感乡后的236年了。这个时期官府组织的从麻城迁往四川、重庆的移民报“户口”时出据的凭照上不会有“孝感乡”的字样,而且届时的许多麻城人可能已经不知道麻城原来还有过一个“孝感乡”了。 “麻城县孝感乡”移民四川的年代应该是元末明初,而不是清代前期。
麻城是一个移民中转站,从麻城孝感乡输出的人口远不止孝感乡的人口,甚至远远不止于整个麻城县的人口!
明末清初,地处西南的巴蜀大地经历了历史上罕见的天灾人祸:从平定杨奢叛乱造成大量人口死亡开始,接着便是张献忠三进三出的“屠川”,吴三桂在四川的疯狂烧杀,明官军和四川地主武装的杀掠。瘟疫、大旱、水灾等也接踵而来,给当时四川的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破坏,人民生活苦不堪言。清初,朝廷为迅速恢复四川的生产,采取了招还流遗,鼓励移民入蜀等垦荒的措施,再次推动了大批湖广移民入川。麻城人因有明代入川移民的牵引联系,在清初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吸引下,在这次移民大潮中,再次充当了先锋。从而也使“麻城孝感乡”逐步演变成巴蜀外籍移民最响亮的移民祖籍地,也使麻城孝感乡的影响进一步扩大,成为巴蜀移民共同的祖籍记忆符号。按照自顺治至雍正朝所计,“人丁户口”系指男丁16岁以上至59岁以下的人口,丁外如有妇女、小男、老男才是总人口的标准推算,四川的总人口为80480人。明末清初,由于四川连年战乱,人口税减,清政府组织大规模移民,并鼓励垦荒,“插占为已,视为永业”,免税10年至20年,并奖励耕牛和种子;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议准:“四川荒地多,流寓之人情愿在川居住垦荒者,将地亩永给为业。”雍正六年,是准:“各省入川民人,每户酌给水田三十亩,或旱地五十亩。若有子弟及兄弟之子成丁者,每丁水田增十五亩,或旱地增二十五亩,给以照票,收执管业。”
麻城县孝感乡作为元末明初迁川的中心,一直是当年迁川的湖广移民——后来的土著、“客家”人心目中的精神家园,更是他们的祖籍识别标志与“品牌”形象。可是到了清初,大批外省移民,主要是湖广移民,也打“麻城孝感乡”的旗号,竞相称道自己的祖籍也是麻城县孝感乡。而当时,麻城县孝感乡早已在明代成化八年(1472年)就撤销了。
究其原因,我们认为,在清初外省移民大量入川之前,元末明初入居四川的黄麻籍和“麻城孝感乡”的老民,是清政府最先招揖四川的对象,他们从外地逃难返籍归来,成了在战乱后再造“天府”的资格老民。同时,大批黄麻饥民利用元末明初以来曾经有大批人员迁川的特殊历史渊源,轻车熟路,捷足先登,成为最先在四川落户的外省移民。依次入川的新移民在落户到某一个具体地区时,由于人生地疏,必然面临着更为强大的土著势力和竞争对手。为了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与复杂的人文环境中求生存,立足稳,他们不得不动用一切有利的社会资源,力求“荫以自庇”,得到当地社会、名望家庭的支持和保护。在这方面,元末明初就迁来的麻城孝感乡移民,也就是此时的土著居民,无疑“最能当此重任”。一方面由于他们入川时间早,资格老,他们在四川的经历和对四川的认识和经验,已融入当地社会的现实,在后来的移民面前,他们具有更多的物质和精神优势。另一方面,他们不仅人多,而且素质高。
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一些湖广移民出于同其他省籍移民竞争社会资源的需要,在入籍之初,就将自己某世祖先说成是来自“麻城孝感乡”的,这也是许多四川清代移民仍称“麻城县孝感乡”为其祖籍的原因。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移民100万人,而麻城县只有3万人,但60-70%都说是麻城县孝感乡的人,这可能吗?
元末明初,麻城大批迁往四川的垦农远离故土,思乡心切,相约每年推选不负众望者回乡探望,往返捎带家信和两地特产,以致年年如此,相约成习,这就是著名的“麻乡约”。到清代咸丰中叶,“麻乡约”逐渐演变为客运、货运、送信的民间商帮组织。著名的“麻乡约大帮信轿行”,其业务不但涉及西南三省,还远至汉、沪、京、滇、缅、越、清。“麻乡约”带动的乡情传递,至今绵绵不绝,它极大地促进了人们之间的信息和货物交流,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落籍四川隆昌的郭孟四就是“麻乡约”中较有名者。
麻城县孝感乡正南街的古熙昌则卜居四川省上南道邛州西路孝六甲古家沟(今邛崃市石坡镇古沟村);孝感乡金竹沟的古忠相,于同治年间迁居三台县乐安镇华池沟古家湾。同期从麻城县迁来四川的还有:古维元定居丰都县城南岸茅山秧界,古芳忠、古芳胜、古芳阳兄弟定居荣县。
隆昌古氏入川情况是:一、金鹅镇古昌典支派来自湖南郴州宜章县;二、五坡场古维天支派从广东兴宁县入川;三、界石镇古祖诵支派从广东五华县入川;四、黄家镇古昌盛支派来自湖南郴州宜章县;五、响石镇古可瑛支派从广东惠州入川;六、乐只场古洪姬支派从广东归善入川;七、双凤镇古仁里支派从江西安远县入川;八、石碾镇古祖文支派从广东五华入川;九、胡家镇古祖文支派从广东五华县入川;十、云顶镇古贤任支派(先迁富顺县其部分后代迁居隆昌)从广东入川;十一、周兴镇古继先支派(先迁荣昌县其部分后代迁居隆昌)从江西龙泉县入川;十二、李市镇的古能达支派(先迁泸县其部分后代迁居隆昌)是从广东五华县入川的。
综上所述,只有元末明初填川的才有可能是麻城县孝感乡的,明末清初填川的不可能是麻城县孝感乡的。隆昌古姓无一个支派的祖籍地是麻城县孝感乡的,我们再不要误传我们的祖籍地是麻城县孝感乡的了。乃至隆昌县的其他姓氏明末清初填川的祖籍地也几乎不是麻城县孝感乡的。请记住:我们古昌典支派,是从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东风乡,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迁来四川叙州府隆昌县北乡二里罗汉寺柴家湾(今隆昌县金鹅镇光耀村二社)落业。
(此文系参加“中国首届古氏宗亲恳亲大会古氏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
【原载《古氏通讯》第八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