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高县芦洲乡田背水塘古氏概况
◎ 中华古氏文化促进会上高理事会 古建林
江西省上高县古氏人数不多,虽不超过两百人,却也是古氏大家族中的一份子。上高古氏主要有三支:一支是墨山林场,一支是芦洲乡田背水塘村,一支是塔下乡下林新加龙村。蒙山乡也有几户古姓人家。
上高主要的三支古氏,祖先都是在清朝中期来到墨山乡曾家窝的。其中笔者的祖先在曾家窝没有呆多久,就迁到了芦洲乡(原先叫江口)田背水塘村大窝口(因处山窝口而得名)。而塔下乡下林新加龙村的古氏则是在解放后从水塘村迁过去,他们在那里繁衍只有几十年。
根据湘赣古氏五修谱得知,现居住在上高墨山林场的古氏开基祖是从江西遂川迁过来的。而笔者的祖先源自何方,因族谱在“文革”时期被焚毁,不得而知。在寻根过程中,更让人心痛的是在湘赣古氏三修、四修族谱中,竟然找不到水塘村古氏先祖的半点信息。
据现有的一点残存的资料得知,水塘村古氏在清朝嘉庆年间就从曾家窝迁到了此处。水塘村古氏先祖的派号既用了湘赣古氏修谱时约定的字辈“通达德宰荣,昌维新兆起”的前半句,也兼用了同治12年(1873)湘赣古氏三修联谱的新字辈“授命振朝纲,秀毓忠诚子”中的后半句。从墓碑上查找发现,水塘村古氏先祖的字辈口诀为“达德秀(再)毓(荣)忠成”。
水塘村古氏的开基祖为古达寨、古达长兄弟。古达寨葬在塔下乡下林刘家旁的一座小山坡上,山坡旁有一条小河,坟的坐向为艮山坤向,墓碑是咸丰四年九月所立。墓碑记载:古达寨有四子,分别是古德才、古德有、古德发、古德丑;孙子辈为古再黑、古再雨、古再水、古再庚、古再闰等。不知为何,他的孙子辈用的字是“再”而不是“宰”,古达寨为什么在一百六十多年前安葬在离水塘村有近十华里远的此处,我们不得而知。也许是当初古达寨在此买了田地之故。
古达长则安葬在水塘村焦家塘野鸡石鲤鱼形。墓的坐向是坤山艮向。墓碑上的字与古达寨墓碑上的字差不多。鲤鱼形是水塘古氏的祖坟山,安葬了水塘古氏先祖的前几辈人。从所立的墓碑来看,“达”字辈的下一辈“德”字辈的人并没有葬到古氏的祖坟山上,而是散葬在水塘村周围的山上。“秀”和“毓”字辈的就有好些葬在祖坟山上。因为坟山不大,水塘村古氏先祖中的“忠”与“成”字辈,就没有葬在祖坟山上,也是散葬在其他山上。
正因为水塘古氏先祖的字辈是新老兼用,所以有的人是有两个名字的。古达寨之孙古再闰,其实就是古秀运。古秀运之子古毓務(戊)其实就是古荣昌(戊)。古再庚之子古毓朱就是古荣贱。如果他们上了族谱,谱上是何名,就不得而知了。字辈是一个家族的文化遗传基因,水塘村古氏先祖的字辈和湘赣古氏联修族谱所用的字辈如此吻合,这其中必有内在联系。只是苦于没有族谱留存,水塘古氏后人尚未窥探出个中奥秘。
在古氏先祖中,特别要提一下古毓務,据口口相传的族史得知,古毓務是一个吃苦耐劳、勤俭节约之人。他将节省下来的钱买田,为水塘村古氏在此立足做了很大贡献。
从古氏研究学者古小彬处得知,水塘古氏开基祖古达寨、古达长为南迁古氏始祖古云应名下的第29代,到笔者这一代是36代,古闻宇是37代。
现居住在田背水塘的古氏共有60余人,出了四个大学生,分别是古建林、古佳明、古翠莹、古闻宇。古建林早已大学毕业,古佳明与古翠莹刚读完大一。最让上高古氏骄傲的是古干林与晏贵香之子古闻宇,他2015年参加高考,考了685分,是上高县的理科状元,被北京大学录取。
水塘村古氏族人中,古腾林是田背行政村委会委员,其他人也都能继承中华古氏的传统美德,安分守己,踏实努力,没有出现一个违法乱纪,败坏古氏先祖芳德之人。
水塘村古氏从墨山曾家窝迁居于此,已愈两百年。因处偏僻之地,交通不便,时局动乱等原因,水塘村古氏先祖和古氏大家族失去了联系。只望祖先庇佑,能让有缘人看到此文,或许在别处的古氏族谱中,找到水塘村古氏先祖的线索,正本清源,定能告慰祖先的在天之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