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上犹古氏文化发展的几点建议
江西上犹 古赞平
国强修志,盛世修谱,最近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常委会研究地方志编修工作。此举,必然带来新一轮修谱热潮。古姓虽小,但历史地位和影响不可小窥。纵观南迁古氏繁衍发展过程,引以我们自豪的地方颇多。乘国强民富之时,编修一部较为详实正规的家谱,我认为十分必要。
上犹古氏为南迁始祖云应公后代。云应公祖籍山西省临汾市,唐和中以明经取进士,任职洪州(今南昌市)通判,致仕后,定居江西省宁都县。云应公生廙公(讳浩)、廙公生其然公(讳均)、其然公生知贤公(讳礼)、知贤公生蕃公,蕃公生六子:全交、全规、全则、全望、全让、全赏。六世起,南迁古氏群体逐渐庞大,人脉关系和经济基础逐渐牢固。 今天,南迁古氏遍布南方各省以至全国和海外,是全球古氏最重要的一支,历代贤宦名士不计其数,创造了无数古氏奇迹。典型的有:
一、自云应公南迁江西起,1-6代都被朝庭委于重任:云应公任洪州通判(五品)、廙公任虔化县令(七品)、其然公任秘书郎(六品)、知贤公任揖大祝、蕃公任窦州都监(五品)、全规公浙江会稽太守(五品、仕学兼优,名播当朝,有“循良吏”之誉),全望公诰授信安县令。南迁古氏经过1-6代励精图治,最终在赣南开创出半壁江山,至宁都置州时,人口之多,势力之大,时称宁都为古半州。
二、全望公派下,七世祖延绶公信安县令(士林英伟,时任中书令吕蒙正为撰有挽诗)、
八世祖成之公,乃北宋岭南第一位考中进士者,虽官至县令,但多善政,且文采飞扬,著有《删易注疏》、《罗浮诗集》,为古氏一代文豪,宋朝文豪苏东坡、宋丞相陈尧佐等均有诗词缅怀我祖;九世祖宗悦公五迁殿中丞勋都骑慰(为宋朝京畿侍卫将领,是宋朝梅州籍最高官阶人物,声誉颇高,宋丞相王安石为其撰《墓志铭》)、十世祖凤仪公朝仪大夫(四品)(名著当朝、功书简册,生三子俱登绍圣丁丑科进士于一榜,誉倾朝野,传为美谈,皇帝赞曰:一门三贵,旷世盛闻)。
三、按人口比例计算,我认为古代古氏国家栋梁之材是别姓不可比拟(据吏书记载,到清朝时,由于朝廷腐败,古姓广为避官不做,以至古氏政界人数渐少),本人粗略统计,仅广东籍朝廷命官二品1人、三品3人、四品5人、五品23人。
四、近代人材辈出:国学家古直,留下50多部巨作,蕴含很高的学术和历史价值,陈三立、郭沫若、朱自清等对此给予极高的评价;红军高级指挥官古柏,24岁被任命为红四军前委秘书长,成为毛泽东的左右手,年仅29岁壮烈牺牲,噩耗传来,毛泽东极为痛惜,亲自为古柏题烈士词;国民政府文官长古应芬,1905年在东京加入中国同盟会,追随国父孙中山奔走革命,1924任孙中山大本营财政部长;等等,可以说,南迁古氏很好的继承了古氏始祖古公亶父的风格和风貌。
作为南迁古氏的后裔,我们要以拥有这么多杰出祖先感到无比自豪,自觉的尊祖敬宗,并把古氏优良传统发扬光大。我认为目前有几项重要工作:
一、要千方百计编修一部祥实正规的全县古氏家谱,知我古氏渊源、知我古氏历史。修全县之谱是上犹古氏一件大事,需集全县古氏之力(目前族谱已进入排版阶段,全县人平出资基本收齐。印刷资金缺口较大,需族人涌跃赞助。全县千元以上赞助只有4人,其中紫阳2人,安和1人,油石1人,其他地方暂无;150元以上千元以下有8人,全为紫阳;在修谱工作中紫阳店背古氏值得表彰);
二、要在重修族谱的基础上,尽快成立中华古氏文化促进会上犹理事会,开展上犹古氏文化挖掘与交流工作,以各种形式宣传古氏优良传统和辉煌历程,增强古氏自豪感(中华古氏文化促进会秘书长、深圳理事会执行会长古小彬将于4月11日到我县考察和指导,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发展上犹古氏文化);
三、要以古氏祖先杰出人物为榜样、兴起各行各业奋发图强的热潮,以优异成绩再创古氏辉煌。
(原载《中华古氏》2014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