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元:携画笔走上抗战路
罗 纯
古元(1919—1996),广东省中山县那洲村(今珠海市金鼎镇那洲村)人,杰出的人民美术家、美术教育家。1939年古元进入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美术系第三期学习。1942年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作品参加“第一届双十全国木刻展览”引起全国美术界与国际舆论关注。古元在艺术上取得非凡成就,特别是延安时期的版画作品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一位揭开中国现代美术新篇章最重要、最有代表性的艺术家之一。
古元历任人民美术出版社创作室主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版画家协会副主席,北京水彩画研究会名誉会长。出版有《古元木刻选》、《古元水彩画选》等。
生于中山县那洲(今属珠海市)的古元是我国现代著名的版画、水彩画大师,杰出的人民美术家、美术教育家。这样一位来自乡村的孩子如何走上艺术之路,如何从南方小城来到陕甘宁革命根据地走上了抗日之路?
为抗日,19岁徒步到延安
1919年古元生于中山县那洲乡一户归侨家庭。小时候,古元经常跟随父母劳动,拾柴草、捕鱼虾、摘豆角、种瓜菜、舂米、晒谷等,从小对农村就有一种朴素的感情。农闲时节,村里请戏班子或木偶剧团演出,古元就模仿制造一些小木偶,在家里自唱自演,平时聪颖的古元还喜欢对着家里和祠堂庙宇的壁画暗自临摹。
1932年,13岁的古元考入广东省立第一中学(现广雅中学)。在那里,古元有机会阅读到一些美术书籍,学习绘画的知识。他对法国19世纪著名画家米勒创作的反映法国乡村生活的油画,如《拾穗》、《晚钟》、《牧羊女》、《喂饭》等情有独钟。课余,他常常和兴趣相同的几个同学到郊外写生,互相切磋。从这个时候开始,古元走入绘画之门。
由于日本侵略者轰炸广州,1937年,古元被迫停学回家,在一所小学担任代课教师。这时古元,还是一位未满20岁的青年。尽管如此,空闲时古元还是会同弟弟一起带着干粮和画具步行到唐家前环等地创作水彩画。后来古元说:“我对山川风物很喜爱,尤其喜欢带有劳动人民乡土气息的景色。我常常带着画具到生活中观察思考,寻找自然界和生活的美,通过风景画表达我内心的情意。”然而,他又感叹美丽河山就要被豺狼蹂躏,于是,在教书之余,古元绘制一些关于日寇暴行的宣传画,张贴在家乡的街头,这是他首次向社会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他又积极参加来村里的抗日救亡宣传队,担任美术宣传工作。后来结识宣传队成员谭福鑫(解放后首任中山县委书记,后改名谭桂明)和杨维学。在他们的影响下,1938年夏天,古元到广州八路军办事处报名参军,并徒步走到革命圣地延安参加抗日队伍。
到延安后,古元被选送到鲁迅艺术学院美术系学习,他的绘画天分得到充分发掘。
在农民家中的“木刻展”
从鲁迅艺术文学院美术系毕业后,响应毛泽东到“陕北边区劳动人民的广阔天地中去创作”的号召,古元来到离延安不太远的碾庄担任乡政府文书。生活在翻身解放的农民中间,受农民勤劳勇敢、艰苦朴素精神的感染,他的思想感情发生了变化。古元也利用木刻为农村“扫盲”,教农民识字。最初,古元利用“看图识字”的老办法,将山上的马兰纸裁成小方块,把字和牛、马等图画写画在纸上,让农民一个个地学。农民在学会字后通常把喜欢的画留下来。受此启发,古元开始印一些木刻送给农民。后来他风趣地形容说:我的第一个木刻展就是在农民家举行的。那时,他创作木刻的过程是这样的:先用毛笔打草稿,然后征求老乡的意见。譬如《羊群》这一幅,一个老乡说,放羊应该带条狗,不然羊会给狼吃掉的;另一个老乡说,放羊应该带条毛口袋,可以挡风雨,袋干粮,还可以把母羊生的小羊带回来。他听了后对小羊很感兴趣,最后在画中让牧人抱着小羊,这样画面就比以前丰富多了。
就是这样的工作环境,为艺术创作提供了绵绵不绝的生活源泉,于是,在古元的木刻刀下,一幅又一幅美妙新颖的生活画卷徐徐展开。一大批深入生活的优秀作品,如表现农村妇女思想解放的《离婚诉》和《结婚登记》,表现农村文盲自我解放的《识一千个字》、《冬学》,表现军民一家亲的《子弟兵》、《哥哥的假期》、《拥护咱老百姓自己的军队》,表现贫雇农对地主进行说理斗争的《减租会》等都是这一时期创作的。其中表现边区劳动人民劳作的作品《运草》在重庆参加展览会时,被画家徐悲鸿大为赞赏,称古元为“中国艺术界一卓绝天才”,在当地报刊广为宣传,在当时的后方名声大振。
(原载《古氏通讯》2013年12月总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