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巨基的祖宅——高山堡
◎ 中华古氏文化促进会高州理事会执行会长 古伯龙
亚洲演艺明星、中国十大慈善明星、香港十大杰出青年古巨基的祖宅——高山堡,坐落在广东省茂名县红花乡高山村(今高州市荷花镇大路山村委会高山村),占地三十多亩,坐南向北,背靠高山,左右两条溪流绕宅而过,呈依山傍水,左右逢源,气势恢弘的格局。
古巨基祖宅正门的门额上,刻有“高山堡”三个楷体大字。从正门往里看,前面是一个灰砂大地堂,接着是三个纵向排列的大厅,依次为三厅、二厅、上厅。三厅门额上挂着一块书有“通奉第”三个大字的木匾。该木匾向世人宣示,这所大宅的老主人古大名被朝廷诰封为“通奉大夫”(官阶从二品)。三厅门联曰:“宅号高山,念当年天作维艰,忠厚毋忘先世业;门环秀水,愿此后文人蔚起,诗书克继旧家声。”——道出了先祖对后人的训诲与期待。上厅是供奉先祖的地方,厅内有“神楼”,用于安置大名公等先祖之灵位。每逢农历初一、十五,香火鼎盛。上厅和二厅之间有个天井,它保障大厅内光线充足,空气清新。两侧的厢房和后宅,间隔成许多居住单元。每个单元内,花厅、天井、书房、寝室、厨房、厕所、猪圈、禽舍等等设施,一应俱全。厢房和后宅的外侧,建有半封闭式的走廊,俗称“围龙间”,他既是遮风挡雨的通道,又是防盗于未然的围墙。围龙间的四角,有高耸的炮楼,社会动荡时,炮楼内有人驻守。
高山堡整座建筑,地势前低后高,左右对称,主次分明,布局有序,融科学性、实用性、观赏性于一体。它采用了客家文化中“围龙屋”的建筑模式。这样的建筑,在当地独此一家,所以人们都直呼它“围龙屋”,忽略了它的宅号——高山堡。
古巨基的曾祖父古荫煊(抗日战争期间,曾先后出任海南感恩、昌江、陵水等三个县的县长及广东省参议员),居住在高山堡后宅的一个单元里,并将其命名为“荫庐”。
荫庐主体二层,有三间客厅,六间睡房,一间供奉观音的颂经
堂,几间仓库,还有磨坊等等附属房舍。房子东面,有一个名为“趣园”的花园,面积近一亩,所种的花草和树木,不乏名贵品种。也养了几种能说善唱的小鸟和风姿潇洒的金鱼。园内花木扶疏,姹紫嫣红,
鸟语花香,清秀雅致,宛若世外桃源。
荫庐大客厅的陈设典雅实用。八张通花靠背椅子和四张与之配套的茶几,两张躺椅,平分摆放在客厅的东西两旁。南面放置一张罗汉床,中央有一张镶嵌赭色云石的圆桌。这些家具,全用酸枝木制造,古色古香,与陈列在博古壁架里的陶瓷珍品互相交融,混然一体,含情脉脉又终年不语,恰似一幅耐人寻味的幽默画。
客厅内的一副“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对联,表达了一家人的情操与追求。是古巨基祖父古端冕(黄埔军校毕业生,曾任巡回军法官、法官、承审法官)手书,字体工整秀丽。
厅前天井比客厅低一米多,天井里一盆盆名贵的兰花,由一条条井字形的砖柱高高托起,冬末春初,花香扑鼻,把从旁边那间酒房里散发出来的金樱酒香都覆盖了。
客厅时而十分宁静,时而客人满座,笑声朗朗。古荫煊那真诚、质朴又富含哲理的话语,敏锐、睿智的目光,温暖和征服了客人们的心。
长期以来,古荫煊教育子孙对国家要尽忠,在家要尽孝。每届夏历除夕,都亲自泼墨,大书挥春。例如,年年书写一副沿用的对联:“忠厚传家承亶父;义方教子学燕山。”(意为先祖亶父为人忠诚厚道的品性,在我们家族中要世代相传;也要学窦燕山那样,把子孙培养成品德高尚,才华横溢的人。)
在客厅通往大宅西横门的走廊上,古荫煊在抗日战争期间奋笔疾书有一副楹联:“维护人类正义、世界和平;保障国家安全、民族独立。”字字掷地有声。充分体现了大宅的人们对正义与和平的渴求,诉说着爱国的心声。
走出离家百步之遥的西横门,眼前豁然开朗,远处青山环抱,近处平畴广阔,一条溪水在面流过。前溪流两岸,成林的翠竹随风摆动,遥指苍穹。晒场旁边那棵凤凰木,老树蓊郁,树影婆娑。夏天,坐在树冠下的石凳上,倾听鸟语,享受习习清风,酷暑尽消。
围龙屋这种独特的建筑形式,与北京四合院、陕西窑洞、广西的“栏杆式”、云南的“一颗印”,被中外建筑学界誉为中国五大特色民居建筑。遗憾的是,这座已有近两百年历史,高州仅有的围龙屋,在二十世纪中叶的“大跃进”期间,全被拆掉了。
一九九九年,古巨基的父亲古良知(香港协兴毛织厂厂长)和伯父古先知、古致知等,在高州市一位政协委员和文化馆一位干部的陪同下,回乡寻根。当他们听了高山堡(围龙屋)的介绍后,目睹现状,深表痛惜;对那个狂热充斥社会,愚昧取代理智,没有保护文化遗产的年代,唏嘘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