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唐朝南迁古氏八世祖成之公墓
重修募捐倡议书
唐朝南迁古氏八世祖成之公,北宋初岭南第一进士,独冠炎荒,被誉为“岭南首第”。历官山东益都县令,秘书省校书郎,四川魏城、绵竹县令。
成之公“以文为南越首倡”,以廉能称著于政。受历朝历代学子士宦之推崇。就连一代大文豪苏轼(东坡)也曾专撰辞铭赞誉公之品德文章。公是岭南文化一代宗师,其事迹被载入《中国名人大词典》暨历代广东通志;2015年12月又入选广东省十大家风典物之一:
成之公卒于绵竹县令任上,葬于广东省新丰县城君子嶂。该墓于1984年被新丰县人民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之公墓由1400多米高的亚婆髻山和玉女峰来龙,一路山峦叠翠,气势雄伟,左右护山护送得力。墓葬得真龙真穴,坐山安逸纳吉,左右砂手包抄得度,明堂、案山得天设地造之功,前山由低至高由近至远,层层叠叠,墓穴正对贵人峰,主出贵人。前局开阔辽远,主发丁发福绵远,新丰江水犹如一条玉带自西婉然而东,称水流东甲。真可谓一处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是全望公裔孙中风水最好的墓葬之一。
据考证,现成之公派下裔孙有30多万人,分别居住在广东、江西、广西、四川、湖南、海南、香港、台湾等地以及海外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不仅人口鼎盛,而且人才济济,精英辈出。从宋代到清代五品官及五品官以上者有数十人。近现代政界有部长、省长,司厅级干部一批;学界有院士、教授、专家50多人;军界有将军20多人;文学艺术界有画家、作家、影星、歌手一批;体育界有著名运动员;企业界有香港著名企业家古胜祥等外,还有在改革开放中崛起的一大批优秀年轻企业家。如此望族,离不开成之公的风水福荫。
成之公墓,近现代曾重修二次:清光绪三十年重修一次,直至1984年新丰县人民政府再次重修。2010—2011年间,河源古成之纪念馆理事会曾组织第三次重修,耗资10余万,未及竣工,不期一场暴雨造成山泥滑坡将新修的一道25米长2.5米高的档土墙断开移位,整个重修工程由此停工至今。
为使成之公墓得到有效保护,提高防御自然灾害侵蚀的抵抗力,2015年河源市古成之文化促进会常务理事会主要领导三次前往现场勘察和研究讨论,现决定对成之公墓重启修缮,特请长宇(珠海)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预算。重修内容:一、墓堂前坐下处加砌一道长25米,高5米的钢筋混凝土挡土墙;二、扩展铺砌墓堂前拜台;三、为方便族人拜竭先贤,需从山脚下至墓前修筑一条长500米左右走向的硬底便道。四、修筑芳名亭,为捐款人立名。五、立墓地界碑,周边绿化美化。六、举行重光仪式。上述六项工程总经费需约190多万元。
成之公墓的重修工作由河源市古成之文化促进会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并诚邀各地古氏相关组织的会长、负责人为顾问(名单附后),共同完成组织各地募捐起动的工作。
为重振成之公的威望,扬我古氏族人好学、睦族、团结、拼搏进取、不甘人后的精神,在此,我们呼吁成之公之裔孙不忘祖典,永铭祖恩,施敦亲睦族之孝,扬好善积德之仁,不分省内外,不分东西南北,踊跃为重修成之公墓奉一份力,捐十份心意,以促成成之公墓早日重修缮功成。上慰先祖在天之灵,下庇众裔孙源远泽长,百世其昌。理事会决定:为表彰捐款宗亲功德,凡捐款三百元及以上者,将在芳名亭刻碑以永志纪念,三百元以下上红榜入芳名册。
祈先祖英灵千古流芳,佑房房裔孙奕世其昌!
河源市古成之文化促进会
二0一六年一月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