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古志英同志虽然只有几年,他给我的印象很深的是有一股毅力,他说勇于实践,实际上就是毅力加精力。除了每天花三、四个小时写字外,从1958年开始,他坚持每天写日记,离休后每天6时起床,与夫人一起在家居阳台上绕圈子跑步。他还经常参加报社组织的书法雅集挥毫,或书画会友、或读者咨询、或扶贫助学。他写的楷书,很受欢迎,常为善长仁翁认购。
一个冬日的早上,我探访了离休干部、年届古稀的老报人古志英。他离休近十年,身体硬朗、精神矍铄。谈起离休后的生活,他含着笑只道出两个字“写字”。前些时他送给我一本书法集,里面写的主要是颜体楷书,有斗方、条幅、手卷、对联,不管大字小字,柔中带刚、一撇一捺俱见精神,真是字如其人。原来他每天都拿出四、五个小时临池抄书。这几年他已抄写完《金刚经》、《道德经》、《诗经》、《红楼梦诗词》、《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四书》、《古文观止》等,有些已钉装成册,有些裱成手卷;从去年开始他又抄写《三国演义》、《孙子兵法》、《共产党宣言》。他请夫人拿出一册册、一卷卷的心血作品给我看,有蝇头一般的小楷、有铜钱大小的颜体,在手卷中有些还打上朱丝栏格子,字字潇洒有力,笔笔一丝不苟。浏览一遍后,使我深深佩服他的精力和毅力。
古志英同志自小投身革命,1949年,古志英十八岁便在广东梅州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韩江支队“小鬼队”,只读过两年初中的他从此在部队摸爬滚打;以后又参加了土改、民主改革,后来在地方政府工作;1960年开始从事新闻工作,一干就是几十年,直至离休。谈到他对写字体会,他归纳为三点:一是名师指导,(他经常拜访刘寿强等书法家请教书法之道);二是勇于实践;三是天资领悟。古老还说抄书写字的过程也是读书学习的过程。从抄写中进一步体会书法的要诀,也从抄写中提高对古书的领会。古老的体会,对青年人学习书法很有启发作用。
我认识古志英同志虽然只有几年,他给我的印象很深的是有一股毅力,他说勇于实践,实际上就是毅力加精力。除了每天花三、四个小时写字外,从1958年开始,他坚持每天写日记,离休后每天6时起床,同夫人一起在家居阳台上绕圈子跑步,每天早睡早起。他还经常参加报社组织的雅集书法挥毫,或书画会友、或读者咨询、或扶贫助学。他写的楷书,很受欢迎,常为善长仁翁认购。
古志英同志离休前是广州日报社的总经理(现在是报业集团)。他在该报社工作四十多年,从记者到工交部主任、群工部主任,到1983年担任报社的总经理,主管财务、广告、印刷、发行、行政管理、物资供应、房地产,还有报业集团属下的《足球报》等几张小报。所有这些相关部门的职能和掌握的权力可想而知。这么多年来,只要有一点私心或为人所利诱,都可以陷入泥坑,但古志英同志不为所动,站稳立场。正如大家说的“常在河边站,就是不湿鞋”。这些年来,该报业集团就是有些人过不了金钱美人关,已成为阶下囚。这些人中既有他的上司,也有他的下属,但古老就是岿然不动。正如他自己说的:“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正是出污泥而不染,如青松傲风霜。
这里再谈谈古老自学成材之道。从五十年代开始他便学习艾思奇的《大众哲学》、毛主席《矛盾论》、《实践论》及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哲学思想。改革开放后,他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结合工作实践,他大胆提出“以报通商、以商富报”,“经济工作,只能用经济手段来解决”。1986年他参加广州市委党校第二期领导干部学习班,撰写了《办党报也要讲求经济效益》的毕业论文,受到时任市委书记张汉青和有关部门的赞许。在改革开放初期,他提出企业经济效益和职工利益相结合并付诸实施,从而大大提高了报社职工积极性。1990年,他还提出报社与邮局脱钩,实行自办发行。报社把经营管理搞活了,报社的经济也搞活了。从1980年开始,广州日报社已无须国家津贴,收入和利润比改革前成倍甚至十几倍增长。理论一旦为群众所掌握,便成为巨大的物质力量。这方面除了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和各级党委强有力的领导,也和古志英同志理论水平的提高和勇于实践的努力分不开。
九十年代初,古志英这位革命烈士的遗腹子,终于由一位原来文化水平不高,在新闻战线上摸爬滚打数十年的记者、干部被评为高级经济师、全国报业管理先进工作者,并当选为全国报纸自办发行联合会副会长。现仍任广东省老记者协会副会长兼广州日报分会会长。
古志英同志历来爱好书法,但1996年离休后才得以临池和研习书道,正如他曾戏作打油诗云:“老来学吹打,潜心习书法。握管觅欢愉,既读又涂鸦。以图康乐寿,毋求成名家。夕阳无限好,丹青颂晚霞。”
(文章来源:《精彩人生》)
古志英书法作品欣赏(录古成之《游羊城五仙观》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