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彝族姓氏简介
◎ 四川甘洛 古新民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也是四川民族类别和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地区。全州总人口511.78万,其中彝族人口264.78万、占51.74%。1956年实行民主改革后凉山从奴隶社会一步跨千年飞跃到社会主义社会,社会经济文化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笔者长期生活在凉山地区,耳濡目染其文化和习俗,了解一些姓氏方面的知识,兹介绍给大家以供茶余饭后消遣。
凉山彝族的姓氏与汉族大同小异,只是历史和内涵没有汉族悠久和丰富,但也有其特点。
凉山彝族的姓是家支(宗族)系统的称号,是严格的血缘关系的标志,也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彝族姓氏发展历史悠久,重视家谱。一般的家支都保存有家谱,极少遭到毁坏。多的记载九十多代,少的也有四、五十代,据此推测姓氏存在已有两千多年。是姓氏和社会研究的直接依据。
姓,彝语称“措施”。彝族文献说普莫尼依是英雄先祖支格阿鲁的母亲,是彝族的始祖之一。许多彝民都供奉支格阿鲁的神像。直到石尔俄特与兹尼施色结婚后,凉山才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再由氏族社会进入宗族社会制度。随着生产、生活的需求及社会的发展,由早先的一、二种部落的姓(或名)变成若干种姓。《美姑县志》记载:古候、曲涅两大部落的后裔繁衍生成若干个“家”,分住多地。“家”下派生若干个“支”。“支”又分为若干“房”。“房”以下为一夫一妻制家庭(户),形成多户血缘群体—“家支”。据彝族学者统计,现有1100多个姓,仅布拖县就有近三百个姓。大姓如沙马(沙、马)、吉克(黄、吉、陈、杨、李)、曲木(曲、王),尼勒(石、沈、谢)等有上万人,多的上十万人。有的小姓如贾斯仅几百人,或一、二千人。
彝姓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以部落为姓。有记载的最早的部落古候和曲涅,分离出许多宗支,分别冠以姓,成了新的家族。古候,曲涅就是最原始的姓。
二、以先祖名为姓,彝语称“措米措西吉”。阿候、甲拿、阿陆、吉克、苏呷等姓都是先祖的名。古候系中的彭伙家支是用24世祖彭伙名为姓。阿候、吉狄各以23世祖名为姓。曲涅系的阿陆家支用31世祖名为姓。
以祖名为姓的基础是彝族中盛行的“父子连名”谱。每个家支都以共同的男性祖先起始父子连名谱系,彝语称“措茨”。姓可以用于名,反之名也可以用于姓。如“阿候马日—马日乌哈—乌哈古觉—古觉……”。阿候是宗支的姓,马日是先祖的名,又是其子的姓。乌哈是马日的儿子,又是儿子古觉的姓。著名的甘洛县煖带田坝斯普兹莫岭姓家谱,先祖属乌蒙“古候”部落。近代世系:勿竹—勿竹阿吉—阿吉阿假—阿假木基—木基洛裸—洛裸阿鄙……
父子连名不管经过多少代其姓或家支名称是不变的。彝族特别重视家支的声誉、力量和关系,比汉族的宗族关系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在旧社会,家支起着政权和行政机构的作用。家支成员从小接受谱系教育,成年后能熟练背诵自己的家谱(世系)。无论何时到何地,只要背出自己的家支世系,就会受到尊敬,被视为亲人,受到热情接待和保护。反之被视为外人,甚至沦为奴隶。
三、以他人的姓为己姓。沙马石一的伙伙支系阿尔阿低家支,阿低第八代“巫年”家支,跟着“阿莫第九子支系的曲涅木氏家姓。阿贝欧觉家支欧觉第六代“比克”家支跟着“勒主第三子”的“孙子世家”姓。著名的云南王龙云,是凉山金阳县人,彝名纳吉(姓)乌沙,就跟着舅舅姓龙。
彝族非常重视血缘的传承,成年男子视无子女为终身最伤心的事。在有女无儿时可招赘,入赘者必须跟女方家姓。并且其婚后子女无论多少代,永远不准改回原姓。招赘对象优先选择姑舅表兄弟,这源于旧时的婚姻制度—姑舅表兄妹通婚优先。姑家的女儿未得到舅家的许可,不能外嫁他人。反之姑家的儿子要娶舅家的女儿是理所当然,很容易娶回。而姨表兄妹是禁止通婚的。彝族视姨母与母亲一般大,是自家人。当然,这种落后的制度已被《婚姻法》遏制住了。
四、赐姓。土司,是彝族的统治者,是元明清朝设在少数民族地区分封部落首领的可世袭的官职。土司给所属百姓(含奴隶)赐姓,可赐彝姓,也可赐汉姓。被赐姓者感觉很荣耀。
奴隶主给所属的奴隶赐以姓,是广泛性的,带有强制性。奴隶不能自己选择姓,必须跟主子同姓。奴隶有了姓名,等于有了身份,他人知道了奴隶的姓名,不敢轻易侵夺。如阿来、甘宗等姓。
许多奴隶在解放前就从汉区流落或被劫持到彝区被变卖为奴隶,其中大部份为汉族。在民主改革时,奴隶主被推翻,解放了奴隶,不再跟奴隶主姓。有的由于幼小就沦为奴隶,不知自己的籍贯和姓氏,就自己选择一个汉姓。有的由民改工作干部为其指定一个汉姓,沿用至今。
五、以地名为姓。如俄奇、布兹、挖若等姓都是地名,最典型的是沙马姓。源自沙马兹莫。兹莫,汉语意为土司,沙马是封地名称。该地的彝民就以沙马为姓,引以为幸。
六、以汉姓为姓。彝族姓名大多为四音节,少数三音节或多音节。在汉区使用或用汉字记录不方便,往往出错,于是改汉姓就盛行起来。民主改革后取汉姓逐渐增多。据不完全统计,现有汉姓100多个。一种形式是将吉克、孙子、曲木、沙马、罗洪等彝姓简化为吉、孙、曲、沙、罗。另一种是选择,如曲木、尔古、阿达、俄木等都选汉姓王。阿足、瓦渣,阿札、巴且、勒者选汉姓张。解差、阿苦、阿批选汉姓罗。也有选古姓的,很少。如甘洛县吉米地区就有二、三十户。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甘洛县则拉地区彝族恶霸臭名昭著的彭俄(姓)乌甲,自称子莫乌甲,杀人无数作恶多端,1934年被彝藏群众猎杀消灭。彭俄乌甲就取有汉名古永富。古字的读音在彝语里是数字九,亦有久的意思。其名寓意永久富裕,还有傍我们田坝古氏势力之意。因为他人品太差、本质太坏,古氏家族不予承认,拒绝依附。因此,古永富这个名字叫不响,尽管后来其势力日盛,也极少有人知道古永富是谁。
彝族的氏,是姓的分支,氏的出现晚于姓。远古的部落经过长期的发展,人口增多,不得不分出部份人和奴隶及生产资料另辟基业,形成新的族系。这分出去的支就命名为氏。
彝语称氏为“加”、“布”等。同姓的各个氏族在持续发展中又分出许多新的支系,形成新的氏族。新氏族以祖先名或居住地名,或以官爵、职务、职业为氏名。这样,原本是一姓的,不断分化为若干姓。如石一世家,分出了沙马、体衣、克其、孙子、苏呷、甲巴、王、吴、李、杨、石等姓。但都属于石一世家。
姓经过长期的分蘖,现很难区别姓还是氏了,姓氏逐渐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