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迁十世祖凤信公嫡传简述
◎ 古仕明
在巍峨的茶山脚下,浩瀚的西江河畔,美丽的鱼米之乡鹤山古劳村,居住着南迁十世祖凤信公(号都禄)嫡传后裔。
话说宋朝熙宁三年(1070年),古凤信一行从粤东梅州南下,与劳姓表亲,沿水路前行,当船至西江中下游时被搁浅,动弹不得,于是上岸,发觉这一带水源丰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宜耕宜织,于是决定居住下来。历经九百年风雨沧桑,先辈们凭借坚忍不拔、勤劳节俭的精神,落地生根,开基创业,以姓氏定名“古劳乡”。明朝洪武十三年(1380年)正式编制为肇庆府新会郡古劳乡,解放后归属江门市鹤山县古劳镇古劳村村委。以姓氏命名一个行政镇,在国内为数不多。
凤信公生于北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八月初一,卒于南宋高宗绍兴六年(1136年)八月十三日,寿92,葬于龙口镇沙洞村仙人大座。生四子:提纲、提纪、提领、提袖。
现居住古劳的古氏后裔约3000人,而播居海外、港澳及广西昭平、梧州、平乐、广东的恩平、珠海、中山的凤信公后裔约15000人,是古氏大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
清雍正十年(1731年),古劳人在后岗(土名)建造了古氏宗祠,但又毁于道光年间洪水决堤。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又建造了当时最为豪华的古氏大宗祠——都禄宫。占地面积二亩七分三厘,包括大门口牌坊、中殿。侧翼、天井、后院、祖德堂、魁星阁、花苑、畅怀亭等,左青龙,右白虎,前玄武,后朱雀,根据天之地干,五行八卦的风水易学建成的综合宫殿,共耗白银二十万两,历经五年建成。可惜一座具有历史研究价值的文物建筑被毁于“文革”的浩劫中。
1990年,古劳人在村心村重建了古氏大宗祠(见下图),该祠建筑面积382平方米,门口两级广场共800平方米,村民可在祠堂内拜祖、摆酒、开会等,极大的方便了宗亲的生活。如今又在旁边重新装修一间276平方米,建于清道光年间的宜庚古公祠。并开辟成老人活动中心,青少年健康中心,娱乐休闲的场所。
2014年9月,成立了“鹤山古氏宗亲会”。新一届的宗亲会成员本着“团结、进取、温馨、和谐的宗旨”,竭诚为广大宗亲服务,将一条具有九百年历史文化的古村落建设成具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鹤山古氏大宗祠(古小彬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