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过“古”屋
江西瑞金 钟明
在今年“五一”假期里,我依照往常的惯例,还是没有陪家人作远游。不过,往年是因为公事忙碌,今年确实因私事而奔波。于是,妻子很快嘟起了嘴,一脸的不快,显然在给我提意见。其实,我正在瑞金城东东华山脚下的“古”屋周边转来转去,仿佛在应祖先流传的血液的召唤,要及时办理为历代祖上迁坟的功德事。
近几年来,我的家乡规划建设文化艺术中心,而我们家族上十多代的祖坟恰好位于建设之处。于是乎,作为晚辈的后人不得不为先祖们选择一个好去处,为他们的魂灵找一个安居的地方。经过族人商议,大家一致同意迁到岗背村的黄岗脑。黄岗脑是一处缓坡地,位于东华山西侧,古屋北侧,南邻319国道。前些年,因为要修南昌至厦门的公路而迁了不少坟墓,于是政府在古屋北面的黄岗脑征了一块山岗,用作因建设需要而迁坟的安葬地。
如果不是这次迁移祖坟,我可能会难识古屋之“庐山真面目”。虽然这条319国道路我曾无数次经过。进入古屋,首先要经过一座气势宏大的门楼,门楼上书写着“古屋村民欢迎您”七个大字。进入古屋的村道是一条新修的水泥路,路边一块块水稻田里有初栽的绿油油稻秧。顺着这条有些弯曲的村道,我们很快就能看见一棵有着近千年沧桑历史的大樟树。大樟树的枝丫漫天高举,像一把撑开的巨伞,覆盖着周边五六百平方米的土地面积。
在古樟树下,我遇见了村民古仕基,他一脸沧桑,看得出是上了古稀之年的老人。我告诉他我是一位作家,想了解这个古老的村子村里的村民以及村里的历史。面对我的自我介绍,古仕基显得很感兴趣,于是,他把他记忆中尘封了许久的陈年往事给我娓娓道来,就像是从一口旧袋子里倒出一颗颗黄豆一样。
他说,上世纪三十年代的苏维埃时期,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来过古屋,他们就在这棵古樟树下与老百姓唠家常,搞调查研究。1932年元月,毛泽东、贺子珍夫妇与朱德总司令经常到古屋调查研究,他们还会用稻谷大米与古屋的老百姓交换红薯、芋子等杂粮。那时,毛主席正患着“打摆子”的病,贺子珍与警卫员陈昌奉、吴吉清到村子里找到乡村医生古连伟,在古连伟提供的草药的医治下,毛主席终于度过“打摆子”的难关,身体慢慢恢复如常。毛主席在古屋边上的东华山养病期间,开始着手调查研究,酝酿他的一篇辉煌著作《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古连伟才谢世离开人间。
毛泽东上东华山数天后,他就从报纸上知晓了日本军队进攻上海的“一·二八”事件,也知道了上海军民群起抗战的消息。他代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寂静的深夜点燃煤油灯,抱病起草修订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宣布对日作战宣言》。1932年4月21日《宣言》正式在第十八期《红色中华》第一版发表,《宣言》指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特正式宣布对日战争,领导全中国工农红军和广大被压迫民众,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反对一切帝国主义瓜分中国,以求中华民族彻底的解放和独立。”
古屋,既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古村庄,也是一个红色的村庄。苏区时期,古屋一二十个精壮汉子参加红军,结果出了七个红军“烈士”。据介绍,古屋的古姓属古氏“新安堂”,是瑞金客家人中人口不多的一个姓氏,现有400余人,古姓村民占大多数,有近百户人家,还有不少人搬到了城区。村民古方和告诉我:本村的古姓原来在山西临汾,唐朝时期再迁到赣南的宁都县,之后分支到了广东。三百多年前,他们的祖先自广东焦岭县迁到瑞金县城东东华山西侧的山脚下定居,这一住就是数百年。
古屋依山而建,四处山清水秀。村里的民居依照山形地貌,整齐有序地排列分布,但民居有的是钢筋混泥土结构,有的还是土坯房。我向来认为,要了解一个村子首先得了解这个村子的祠堂。我提议到古屋的祠堂去看看。于是,古仕基和古方和便带着我径直向古家祠堂“我明公祠”走去。这是一座近年来经过精心维修的一座古氏宗祠,大门油漆着显眼的大红色,上面覆盖着琉璃瓦,周边很是干净整洁。走进大厅,“新安堂”三个大字赫然在目,旁边张贴着一副对联:祖德流芳千秋盛,子孙繁衍万代昌。在宗祠神位的上方,悬挂着三只硕大的火红灯笼,仿佛这里刚刚办过一年一度的清明祭祀活动。在宗祠天井的左右厢房处,保留着当年遗留的木刻隔断,上面雕刻着许多精美的花纹和图案。
古方和说:前些年,本村古姓后裔集资维修了这座宗祠,但是,由于我们族小人少财力匮乏,边上的另外一座宗祠已经倒塌多年,还无力复修重建。从宗祠墙体上镶嵌着的募捐碑上,我得知那次捐款数额不大。于是,我问:难道村里就没有一位出名的红军将领吗?面对我的提问,两位古姓村民一脸失望。失望之余,他们倒是给我透露出一个重要信息,说:上世纪七十年代林彪倒台之时,周恩来总理亲自下令从革命老区调一批人到人民大会堂工作,其中就有一位名叫古仕通。想来他现在可能也早就退休了。
接着,我谈了一些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其实,毛主席对东华山是情有独钟的,说他在东华山古寺修养身体一半是真,另一半是等待出山的新机遇。此刻,一直有两个大问题萦绕在他脑海,一是日本正在侵略中国国土,另外一个是数万红军正在攻打赣州且形势相当紧张。从前线送回的战报中,毛主席得知红军攻打赣州很不顺利,自己心急如焚,却又使不上劲。一日清晨,天下着淅淅沥沥的雨,项英副主席策马扬鞭上了东华山古庙,向毛泽东递上前线拍来的急电,报告红军攻赣前线战事失利,已陷入腹背受敌的险地。一想到前线红军急需,毛泽东立马忘掉自己被闲置一旁的际遇,一口答应:我立即停止休养,急赴前线。那一天的雨丝应是最知道毛泽东焦虑心情的。滂沱大雨中,毛泽东带着警卫员立刻下东华山,冒着风雨赶回瑞金叶坪。他先复电攻赣前线指挥部:起用作为预备队的红五军团,以解红三军团之围。当晚,毛泽东立即从瑞金出发赶往赣县江口前线指挥部。后来,在红五军团的支援下,红三军团迅速解围脱险。
瑞金市象湖镇古屋村门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