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澄海老屋:拓荒者的足迹
老屋的变化,能反映一个村的历史变迁。日前,《东江时报》记者来到广东省惠州市陈江街道澄海村,发现这里还保留着不少老屋,见证着当年村民们的艰辛拓荒历史。
澄海村距离陈江中心区6公里,总面积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有900亩,目前有户籍人数1300人。澄海村下辖澄海、堤塘、永联三个村民小组。
堤塘村民小组是澄海村历史最悠久的村民小组,建围开荒可追溯到两百多年前。目前村民以古姓居多,还有刘姓、孙姓、以及阙姓的人家。根据史料记载,堤塘古氏开基祖,是六世祖全望公的后人23世古锦廷、古弘廷,在清朝初年,自广东省长乐县(今五华县)下洋,迁居归善县黄牛塘(即现在的堤塘)创业。村民们认为黄牛吃不得苦,后来将村名改为堤塘,一直沿用至今。现在澄海村所遗留下来的老屋,基本都位于堤塘村民小组处。
第一代土坯房已无人住
“1957年初,澄海青年高级农业社开始建集体房,至年底共建30间,每间面积24平方米的住房及食堂与仓库。”澄海村村史《拓荒者的足迹》上记录着这么一件大事,这是当年青年垦荒队员修建和居住的第一代土坯房。
整洁的古氏宗祠和旁边的土坯房形成鲜明对比。
在澄海村第一书记凌小花和文书古秋平的带领下,记者来到村里的堤塘村小组的老屋处。这里的第一代土坯房修建于1958年,只比澄海村小组的第一代土坯房晚一年。土坯房主要以土石和木头为原材料,窗户也是木头制作,非常小,让人不禁感叹:这么小的窗户怎么透气?透过窗户已经看不清屋内的情况。第一代土坯房已经没有人居住,看上去破败不堪,由于年代久远,现在很多房子的房梁已经倾倒。屋子里和路边都长满了杂草靠近小巷的土坯房,有的墙已经倒塌,有的屋子里长出了大树,树上结着不知名的果子。房间里被遗留下的装饰品在告诉世人这里曾住过人。
古氏宗祠春节清明最热闹
与周边破败的土坯房相比,临近的古氏宗祠显得崭新大气。古秋平介绍说,现在看到的古氏宗祠是1997年翻新的,有人不定期来清扫。跨过古氏宗祠的门槛,抬头就看到门檐上挂着一块“望雅堂”牌匾。祠堂里清洁简单,墙壁上有当时重修祠堂时的捐资芳名榜。祠堂壁檐上画有龙、凤、孔雀等图像。经过祠堂的天井,就是祠堂的灵堂,那里摆放着一排排祖先的灵位。古秋平说,每年清明节和春节,这里都是最热闹的,村民后过来祭祀祖先。谁家有新进门的媳妇,也会带来这里祈求祖先保佑。
碉楼年久失修楼顶长树
站在土坯房处,可以看到不远处,一栋孤伶伶的碉楼矗立在一片池塘的旁边,碉楼顶上还生长着一棵小榕树,小榕树郁郁葱葱,远望仿佛给碉楼带上了绿色的帽子。“这棵树是2000年左右长出来的,之前还砍过一次。”提起这个碉楼,56岁的古秋只记得从小时候记事起这栋碉楼就在这里,具体年岁已不得而知。
踩着地上的碎瓦砾,拨开超过半人高的茅草,记者艰难地走到了碉楼的门口。但门口已被一些粗大的树藤封堵,门内满是碎石和残留的烂瓦片,墙面上也有不少裂痕。透过小窗可以看到榕树的树干并不粗壮。
古秋平称,该碉楼年久未修,具体保存情况也不太乐观。
碉楼里长出的榕树 / 古小彬 摄
只有两户人家还住在老房
看过碉楼,记者们顺着原路,趟过草丛返回,再次来到土坯房旁。“这间是我爸爸建的,那间也是我爸爸建的。”看到已经无人居住的老屋,头发花白的古秋平陷入了无限的回忆中。
“以前这里条件很苦的,一大家人挤在一起,屋子里的地板都是坑坑洼洼的泥地,有时下大雨还要被水淹。”回忆起当年的生活,古秋平说,后来有些队员开始独立自建瓦房。改革开放后,不少村民开始建楼房,再后来修建京九铁路征了村里的地,很多村民陆陆续续都在回拨地盖了新房并搬了出去,现在只有两户人家还住上世纪70年代修建的老房子里。
惠州市陈江街道澄海村堤塘村民小组古氏宗祠(雅望堂)内古氏宗亲修祠诗 / 古小彬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