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大学农学院首任院长古桂芬:
投身革命 农业报国
古桂芬玉照
一位从广东省珠海市外神前村走出去的少年,在异国他乡求学创业,在祖国内忧外患之际毅然投身革命。面对贫困积弱的祖国,他选择切合国情的农业为效忠国家的终身职业,堪称中国近代农业实践和教育的先驱,他就是岭南大学农学院首任院长古桂芬。
临危受命手抄《革命方略》
古桂芬,原名金汉,字汉松,号苍雪,出生于秘鲁利马京城华侨商人家庭,父亲古益寿原为珠海外神前村人。其父自幼家贫,做过各种小商小贩,后通过打拼在秘鲁利马京城西北拥有一片大农庄,成为在利马市内拥有一条街的房地产商人,家境渐渐富裕。
古桂芬5岁时,随母凌氏回中国接受华夏文化洗礼,在家乡书塾接受启蒙教育,其后全家迁往澳门定居。在澳门培基小学和陈子褒学校,少年古桂芬已渐露头角,当时中国内忧外患,辛亥革命风起云涌,古桂芬年少志高,积极参加学校爱国团体活动,更与冯秋雪、赵连城等一批爱国学生毅然加入澳门中国同盟会组织。十四五岁的古桂芬成为澳门同盟会组织年纪最小的成员之一,被盟友亲切地称为“小朋友”。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成功,澳门同盟会分批开赴香山县前山湾仔接管各级地方政权。由于接管时需要孙中山所著《革命方略》一书作为接收工作指南,而此书当时还不能公开印刷,同盟会决定由组织内有文化的少年会员突击手抄。古桂芬写得一手流畅、漂亮的书法,被委以重任,少年古桂芬仅用了三天时间,就突击完成《革命方略》手抄本两本,显露他办事迅速果断、机警聪明的性格,同时也直接为同盟会开赴香山前方创造了条件。
苦心经营家族庄园
辛亥革命果实被窃取后,不少官员贪污腐化,古桂芬与冯秋雪等组织了“雪堂诗社”,出版诗社月刊,对社会各种腐化堕落、贪污舞弊的现象进行抨击。
1916年,19岁的古桂芬考入岭南大学,1922年大学毕业,获得农科学士学位,同时与本校同学杨桂琼女士结婚。随后即往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研究生院进修农业化学、农产品加工硕士学位课程。
1924年底,古桂芬取得农科硕士学位后,回到父亲去世遗下的秘鲁庄园,与哥哥古金旋、古金祥一起共同经营农庄生产业务。古氏农庄,内称古益寿农庄,外称发隆公司农场,位于秘鲁利马西北百家米省,拥有土地1500余亩,主要生产甘蔗、粮食、蔬果和六畜。他对农场进行了精心规划,扩大果品种植,大量种植木瓜、石榴、番荔枝等秘鲁传统优良果品,引进檀香山菠萝、香蕉、加州桃李、巴西咖啡与可可、吕宋芒果、越南山竹、西班牙玫瑰茄等等果品。经过三年改革扩建后,秘鲁发隆公司农场古氏农庄业务蒸蒸日上,农庄规模有了更大发展。这期间,古桂芬在农业方面的学识与天赋得到充分展现,他也逐渐形成要以西方先进农业科学改良中国落后农业技术的思想,渴望有朝一日以自己一技之长为祖国效力。
效力岭南大学农学院
1925年秋冬间,古桂芬接到岭南大学通知,要他在秘鲁协助钟荣光先生来南美向华侨筹款兴办岭南农业大学(后改称农学院)。在秘鲁协助钟荣光先生来南美向华侨筹款办岭南农业大学。据前岭南大学校长李应林著文会议:“岭南大学为农科筹款,由钟荣光监督赴南美洲主持募捐,古先生以侨胞关系,更兼农业专才,人地咸宜,帮助募捐,大收成效。计在秘鲁筹得美金五万余元。”
1927年底,受岭南大学聘请,古桂芬决定回国从事农科教学工作。1928年春,古桂芬在岭南大学工作,任农学院农艺系助教,兼任广东省建设厅技正。1929年,古桂芬任岭南大学附中农业高中部主任,1930年省设立农业局,古桂芬被聘为该局技正。1931年升为岭南大学农学院副园长兼岭大艺系主任,岭大校部农场主任。为报效乡梓,古桂芬还在今天的珠海会同村设立中山县会同岭南实习农场、中山县翠亨村省农业局、孙中山纪念农业试验场。今珠海那洲农场即当年其农业试验场,会同和那洲农场如今到处瓜果繁茂,奇花异果,至今仍保留当年农业试验场兴盛时期的影子。据称,那洲当地的番荔枝就是当年从秘鲁引种过来的,这种南美洲水果雪白如乳、甘美多汁,咬一口香味浓郁,充满异国风情,让人遥想从秘鲁到香山跨山越海的奇缘,感叹人生际遇的神奇。
1934年,古桂芬任岭大农学院代院长,1935年正式任岭大农学院院长。1938年,古桂芬以岭南大学农学院任务繁重为由,辞去农林局副局长一职,此后开始全心致力于发展农科教育事业,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农业人才。“七七”卢沟桥事件后,抗战全面爆发,广州沦陷,岭南大学迁港复课,古桂芬三次往返香港与韶关之间,不辞辛劳为农学院回国开办而奔波,在迁校期间,他不幸因劳累过度病逝于曲江,1940年9月16日,享年仅42岁。
(据辛亥革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