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昌古氏的宗族与宗谱
◎安徽芜湖 古建凡
一、宗族与宗谱
1、宗族:在旧社会,各姓宗族有族长一人,由全族行辈最高的人担任,年龄不拘大小,为终身制,主持族事,其实各姓族权还是落在少数族绅手中,族长往往只是虚有其名而已。宗祠都拥有大量的不动产,如田地、山林、湖泊、市房等。多数族绅,都是族产的垄断者,他们通过种种手段,把族产化为己有,族人虽知,也无可奈何。随着社会的发展,思想的进步,法律法规的健全,“族长制”已成历史。
2、宗谱,亦名族谱,它记载:(1)、历代祖先名讳及上下系统;(2)、全族现有人口的居住地点及分布情况;(3)、有名望有官衔的祖先传序、行状及画像;(4)、祖茔的地点与方向;(5)、族有不动产的地点、数额及收益情形;(6)、族中的规章制度;(7)、其他特殊事项,如小克山李姓还记载祭祀神兵的日期程序及一切应用物品。
3、族谱每过五十年,就要续修一次,修谱有苏修、欧修两种不同的修法。所谓苏,指的是苏东坡,苏修是把年表和线表合在一起;欧指的是欧阳修,欧修是把线表、年表分开来写。方法虽略有不同,但谱中记载的内容仍旧不变。修谱时要聘请有修谱经验的人主持其事。当时福建姓林的,他们以代人修谱为职业,到各地承揽修谱事务。续修宗谱,要注意下列事项:(1)、要详细记载男女生、卒年月日;(2)、娶进的媳妇,要详细记载女方的家长姓名及住址;(3)、嫁出的女儿,要详细记载男方的姓名及住址;(4)、非夭亡的成年男性亡而无后或虽婚而无育的要为之立嗣,向多子的同辈过继,或一子的兼祧。这些事情因年代久远,往往死无对证,必须详细调查,才能弄得明明白白,因此族谱之修,必须经年累月,集中族中人力物力,才能完成。
4、宗谱修好后,最后还要请道士,做几天几夜的法事,超度祖先。纸扎辉煌,香烟缭绕。所有修谱、祭祀、斋醮费用,除在祠产收入内动支外,不足之数,则按全族男丁摊派,谓之丁费。耗费之巨,实足惊人,真是全族一次巨大的浪费。
5、族谱一式多份,由各房读书人或富裕户妥为保管。每三年清明日(各姓规定的年限不一定),带到宗祠,以备检查。如发现虫蛀、霉烂、破损、缺页等,则受重罚。有的人还把宗谱送到当铺里典当,可以得钱,由此可见宗谱为人重视的程度了!
6、据古小彬《古氏族谱概述》介绍:唐代以前的族谱属官修,国家专门设有谱局机构,内设总纂、主修、调查员、誊写员等人事。族谱的内容,大致包括谱名、谱序、凡例、谱论、世系谱、迁徙图、源流考、人物传、恩荣录、艺文志、遗像、坟茔祠庙图、五服图、族产、契约、字辈谱、族规、家训、领谱字号等,以世系谱和人物传为核心内容。在门阀制度盛行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族谱也成了世族间婚姻与仕宦的主事依据,并得以迅速发展。宋代以后,官方修谱的传统禁例被打破,民间私家修谱盛行起来,且一般都是 30年一小修、60年一大修,族谱、家谱亦进入寻常百姓家门。
7、安徽省无为县、芜湖市、铜陵市、祁门县、青阳县及江苏省江浦县古姓,统一字派为:嗣绍上德,淑绪宏名;耕种为本,孝友是存;谨敦伦纪,诚振纲常;箴铭宜奉,谟训必详。
二、繁昌古姓
繁昌县(旧称繁阳)古氏尊东汉古霸为新安一世祖、江西安福派古可嘉为系祖、古崇岳为繁昌县开基祖。
新安一世祖古霸,后汉(又称东汉[公元25—220年],是中国古代继西汉和新莽之后的又一个大一统王朝,由光武帝刘秀建立。二十四史中的断代史——《后汉书》,即记载了上起光武帝,下至汉献帝的东汉一朝共196年历史)献帝(东汉末年帝王刘协[181-234年],在位189—220年,拥立为帝时9岁)时,任东平王从事(中央或地方长官自己任用的僚属,又称“从事员”)。
古氏安福派系祖古可嘉,洪都(江西南昌)是古氏本支正派之基,而自唐德宗时(742-805年)右丞古安国的孙子古远,昭宗朝进士,曾任荆州刺史,最后任尚书。其子22世古可嘉在北宋至道年间(995-997年)任秘书监正字,迁江西吉安府安福县。
繁昌县古氏开基祖古崇岳,是古霸第40世裔孙于明朝天顺年间(1457—1464年),由江西安福县迁徙到繁阳之黄浒(现繁昌县孙村镇黄浒街道),二世祖祯公再迁旧县镇(现繁昌县新港镇),历经明清两朝,至今已550余年。到当代,最小的辈份,已是第20世。
1、源流
古氏本姓姬,是正宗嫡系的黄帝后裔;古氏始祖是《诗经》里多处传唱的上古时代周朝奠基人、周文王的祖父——周太王古公亶父;古氏祖先历经几千年的南迁北徙,东移西走,繁衍绵泽,源远流长,播撒于黄河上下、大江南北,遍布于全国乃至世界各个角落的华人聚居地,与华夏民族的各姓氏的祖先,共同创造了五千年的灿烂辉煌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繁阳古氏祖先“由周历汉,而唐而宋元”(明万历谱序),“考古氏受姓,原出于太王,兹则以汉未新安郡公霸为始,至四十世由安福迁繁”(清光绪谱序);繁阳古氏是由江西吉安安福县,于明朝天顺元年(1457年)先迁至繁昌黄浒,继迁当年的县衙治所“旧县”(今繁昌新港镇),至今已历五百五十余年。客观地说,繁阳古氏自江西迁到繁昌后的明清两朝,并没出现出将入相的高官大儒,却不失为忠孝处世、诗书传家。从三世祖文昌公始“说礼义、敦诗书、联师儒、翼子孙、风雨四时,弦歌之声不辍於室。”所以,康熙十一年任繁昌县令的吴东升为古氏宗谱作序时赞许“古氏祖功宗德,后裔振绳,人文矗起,较昔光盛,其蜚声黉序,含华吐玉者,固彬彬雅雅;而抱璞西窗,席珍待聘者,亦济济林林。”五世祖古大佐,明崇祯皇帝“勅命”为“光禄寺大官署署丞”(从五品);八世祖古世纯,清乾隆皇帝“勅命”为“江西南昌卫千总”;十二世祖古一忱,清光绪皇帝“勅命”为“花翎道衔补用知府前甘肃伏羌县知县”。尤其是清顺治庚子年间(1660年),五世祖大佐、大成等六兄弟,为实现其父古尚智(观澜公)的遗愿,在旧县镇江边回龙矶上建起了一座“七级浮屠”——“继善塔”。
2、迁徙
繁昌古氏迁徙路线:汉献帝(190—220年)时江西吉安府安福县→明朝天顺年间(1457年)江右繁昌黄浒(现芜湖市繁昌县孙村镇黄浒街道)→旧县镇(现芜湖市繁昌县新港镇)。
繁阳古氏,乃远古世胄,本为姬姓。追其根,周太王古公亶父率族众自豳(今陕西省旬邑县、彬县一带)徙岐(今陕西省岐山县),创于周源,肇姓鼻祖,源远流长,已三千余载。寻其源,由周迄秦,以及两汉,“至献帝(190—220)时,霸公(古霸,封为新安郡)官大夫(爵位名),析迁新安封新安郡公,遂为新安一世祖。
其后古氏宗族益发繁衍,文士学子络绎相继,难以悉数。而洪都(江西南昌)是古氏本支正派之基,自唐德宗时右丞古安国的孙子古远,昭宗朝进士,曾任荆州刺史,最后任尚书。
古远之子古可嘉(22世)在北宋至道年间(995-997年)任秘书监正字(职位名,正九品下,掌详定典籍,正其文字),迁江西吉安府安福县,为古氏安福派始祖。其后裔古梁,是宋朝熙宁年间(1068—1077年)员外郎,其兄古骥授官司业,其子古骝官职谏议,每代都有伟人。
到了40世裔孙、繁阳开基祖崇岳公(古崇岳)於明朝天顺年间(1457年),由安福迁徙到繁阳之黄浒(现繁昌县孙村镇黄浒街道),二世祖祯公再迁旧县镇(现繁昌县新港镇),历经明清两朝,至今已550余年。到当代,最小的辈份,已是第20世。崇岳公为繁阳古氏始祖。
三、繁阳古氏八修宗谱
宗谱,俗称家谱、族谱。何谓宗谱?谱志一族世系,录其亲而纪其实也。就是说,宗谱就是家史,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古人云:“氏若无谱,上而高曾之所自来?懵然无据;下而曾玄之所自出?混而无序。”所以,祖宗说:“谱若何?上溯渊源,下稽当代,纵横贯穿,勒为成书也。”宗谱,不但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不但记述本家族的来源、迁徙的轨迹,包罗家族生息繁衍、世系分支、风土人情、人文掌故等历史文化的全过程;而且是一个地方各个历史时代风貌的重要历史文献;也是中华先民血缘相亲,同宗共祖的群体记忆的历史档案。宗谱作为历史分流的一个支脉,它与正史、方志共同构成历代史貌的三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所以,老祖宗说:“家之有谱也,犹邑之乘、国之史也。与国之史、邑之乘并垂于不朽哉。”
繁阳古氏自江西安福迁居繁昌后,秉承祖功宗德,耕读传家,忠孝处世。从明朝万历年间三世祖文昌公始,“说礼义、敦诗书、联师儒、翼子孙、风雨四时,弦歌之声不辍於室。”历代先祖,或科举成才,勤劳王事,精诚报国,多获朝庭旌表勅封;或以儒经商,仗义疏财,济贫救难,名载邑志史册;或吟哦不辍,课读子孙,著书立说,享誉府县文坛。清道光年《繁昌县志》载录先祖若干诗文,尤其是九世祖传诗公著有《儦侪诗稿》曾刊行于世。可惜,时洇久疏,年远失传,现在很难寻找先人当年放浪诗酒云鹤之间的诗稿文集。
附:古传诗与《儦侪诗稿》
清道光年《繁昌县志》多处载志明清两朝繁阳古氏先人的名实史迹,载录清康雍乾盛世年间的古传诗、古风采、古世余、古传诲等古氏先人的诗文篇章,古传诗的灵动飘逸,放达不羁,大有李白诗风的壮丽诗篇,《繁昌县志·文苑》载明:“古传诗,字兴之,号儦侪。清嘉庆五年(1800年)贡生。性质直明爽,守道自重,不妄交接,乡里咸重其品。凡有争辩,莫不藉一言以解,敦族谊,恤都邻,询一乡善士也。屡踬埸屋率其昆仲子姪闭户读书,吟哦不辍,著有儦侪诗文稿,待刊。”古氏宗亲发起续修的《繁阳古氏宗谱》,在《宗谱· 人物引》载:“传诗公,字兴之,号儦侪。清嘉庆五年贡生,候选教谕。生于乾隆十八年(1753年)癸酉十一月初十日寅时。”“秉性诚笃,明爽谦和,守道自重,不妄交游,弱冠入邑庠,旋食廪饩,贡入成均,乡人咸重其品诣,凡有辩争,一言即解。敦族诣,恤乡邻,洵一乡善士。数困棘场,屡荐不售。率其昆季子姪辈闭户读书,吟哦不辍。著有儦侪诗稿文集待梓。凡庙桥碑记赞序,多出其手。事迹名实,详载邑志。享寿花甲外,含笑而终。”然而,在“传诗公”细谱里记载“公卒年不详。”这样“事迹名实,详载邑志”本邑名人,更是族中名人,宗谱里竟没有卒年时辰?传诗公是有两个儿子的,是家道衰落?突遇不测?可又是“享寿花甲外,含笑而终”?无论是《县志》还是《宗谱》都明确载志传诗公“著有儦侪诗稿文集待梓”,可在宗谱里却找不到传诗公留下的任何一篇诗文,反而在《县志》里被选辑多达十六篇诗文。
繁阳古氏宗谱始修于明朝万历庚申年(1620年),次修于崇祯癸未年(1643年),再修于清康熙壬子年(1672年),四修于雍正癸丑年(1733年),五修于嘉庆丙辰年(1796年),六修于光绪丙午年(1906年),七修于民国26年(1937年)。从历次续修宗谱时间看,繁阳古氏与整个中华民族共命运、同兴衰,尤其是在清晚期的一百余年间,正是中华民族频遭内外战乱、朝廷益发腐败、民众流离失所的衰弱时期。所以,从第五次续修宗谱的嘉庆丙辰年(1796年)到第六次续修于光绪丙午年(1906年),竟相隔110年,整整两代无力续修宗谱。时隔31年后,虽国家仍是内忧外患,北方剑拔弩张,屡遭日寇挑衅,但繁阳近处金陵京畿,再加国共两党联合抗日,江南相对稳定,当地百姓稍得安居,抗日战争暴发前夕,于1936年秋至1937年春,繁阳古氏得以进行了第七次续谱。
听说1966年在“扫四旧”运动中,当时担任生产队贫协组长的古有平在“没收”集中在生产队仓库里的古籍史书堆里,发现了《繁阳古氏宗谱》,就利用值夜班之机,悄悄地一本一本地夹在衣服里带回家,就这样居然完整地保存下了一套。后来续修宗谱,才有了可依之本、可查之史。还听说居住在高安矶山村的老农古克成,当年灵机一动,机智地将《宗谱》装在麻袋里,与稻种一起吊在堂屋大梁上,也侥幸地躲过了“查抄没收”,又保存了一套。
第八次修谱时间是在2009年。
四、繁阳古氏谱序选并译文
1、第一次明朝万历庚申年(1620年)
《旧邑古氏宗谱序》
【原文】:
按古氏新安羽音,由周历汉而唐而宋元,代有显达,略具分迁世系中。而兹乘则志:吉安古氏之徙于繁者,古氏胄系吉安之安福县。数世祖崇岳公旅于于江上,见其山川风物之美,可耕可读、可樵可渔、可商可贾,顾而乐之,有终焉之志。因射一梨以石掷之,私卜以为中梨则吉,连射数梨连掇之,意遂决,而絜其家以东。初家于繁之黄浒,繁之有古氏自公始矣。数传至小溪翁,才智卓越,益光大前规,复迁繁之旧县,云旧县故据畿辅上游,襟江负阜,西连鹊岸,东枕三山,亦一区会也。繁旧治始基于此,为衣冠轩盖骈阗之地,后徙金峨。而宫井文物半掩于残碑断碣、荒烟暮雨之中,嗣小溪翁至狎主鸥盟,而莺花鱼鸟具有生色。庶几,复见汉官威仪,以其间轻裘缓带,说礼义、敦诗书、联师儒、翼子孙。风雨四时,弦歌之声不辍于室,薰习之久欝,为誉髦诸子。南洲翁、仰溪翁轻财好施,以贸易着闻里中,叔子观澜、季子还淳俱以成,均起家。猎缨飘组,蜚声仕籍。于是大江南北,燕、赵、齐、鲁、楚、蜀之间,莫不知有江干古氏也。即今其子孙辈斌斌论秀,升于乡,遂升于郡国,蝉联鹊起,方兴未艾。古氏之族吾知其山川竞爽,已语有之,地以人重,又有之子孙贤族将大夫数千载,山川之秀自开以之塞,复自塞以之开,则其萃于一门与萃于一邑者,不亦后先相贲也哉?古氏之族吾知其必兴也,敢书为券。
时万历庚申夏日
蒙城县儒学教谕、年家眷弟:王焞次公甫 书于长干竹下
【译文】:
考古氏新安口音,查古氏历史渊源,古氏是由周朝受姓,历经先秦至汉唐到宋元,各代都有显达人物,考察古氏先祖的主要迁徙分支世系,繁阳古氏宗谱则记载:其祖是由江西吉安府安福县迁徙于繁昌。这要从一世祖崇岳公(古崇岳)当年徙旅到江东,见江东山川壮美,风物富饶,既能农耕创业,又可读书育人;依山傍水,交通便利,还可经商做贾。经四处考察,古公很高兴地看中了这个地方,因而拾起身边石头,投向不远处的梨树,心里私下占卜:如投中了梨果就吉利,就选中此地。结果连续几次都投中击落了梨果,遂决定携全家迁至繁昌。初始居住在繁昌黄浒,从此,繁阳古氏就以崇岳公为始祖。传到了小溪翁(文昌公)这一代,小溪翁才智卓越,要发扬光大先人祖业,又迁到了繁昌旧县。
旧县据京都南京上游,襟江负阜,西连荻港鹊江南岸,东枕三山要冲,也是一大区会之地,繁昌旧治县衙原先就在旧县,早先是一个文士会集,高车大马,人口集中的重镇。后来县衙迁到了金峨上乡,而旧县镇就逐渐萧条,原先的宫井文物,都已成为残碑断碣,掩映于荒烟暮雨之中。以后小溪翁就嬉游于山水花鸟之间,好象与鸥鸟订盟同住水云乡里,怡然自得。为实现自已的文人隐士的愿望,小溪翁轻裘缓带,严然象一个汉朝士大夫,一心课读诗书,讲说孔孟之道,广结名师大儒,教育后代子孙,风雨四时,其家里读书声从未断过。长期熏陶教育,为得就是栽培选拔后代子孙。所以古氏家族越发文采明盛,真正是一个耕读之家,书香门第。其长子南洲翁,次子仰溪翁以做贸易商贾,轻财好施而闻名乡里。而三子观澜,四子还淳均已成才,都是成就非凡,且风流倜傥,高雅雍容。在文人士大夫之间声名遐迩,於是大江南北,燕、赵、齐、鲁、楚、蜀之间,没有不知道江南古氏大族。就是现在古氏的子孙辈,也都是个个文质彬彬,优秀出众,都考入县学,还升到郡学,又升到国学,蝉联中魁,声名鹊起,方兴未艾。
我知道旧县古氏家族所居山川壮丽,地灵人杰,已有前人说过;而地灵人杰又以人才为重,其孝子贤孙都将是国士大夫。数千年泱泱大国山川壮美富饶,自古以来都是人才辈出,好似长江后浪推前浪,一开一合,开合交错,继往开来。而古氏子孙出类拔萃于一门,甚而出类拔萃于一县,一代胜过一代。古氏家族必将更加兴旺发达,所以,我敢作此序,来证实我的预言。
万历庚申夏日(1620年夏)蒙城县儒学教谕年家眷弟(亲家内弟)王焞(号次公)甫书(即书)於长干竹下(江南旧县古氏竹宅)。
2、第三次清康熙壬子年(1672年)
《繁阳古氏重修袖珍族谱序》
【原文】:
余治繁数载,深知旧邑古氏,盖以忠厚绵其世泽者也。适古氏诸君续修其族谱,问序于余,余请观焉,曰:古君识谱哉,一谱而诸善备矣。夫述前者必据信,后者必实,斯可以绍往开来。苟非据则妄指,非实则溢美。所以圣人之于文也,于史为尤慎,故曰:知我罪我其为春秋。则谱之关于家,与史之关于国,其义一而已矣。按古氏以陇西新安析迁江右之安福,又自安福析迁江南之繁昌,始居于黄浒,继移于旧邑。其间扩土开基者,若而公经营筹画者;若而公鞅掌簿书者;若而公勤劳王事者;若而公迄今德载口碑,名登旌善,子孙绵长,衣冠络绎,莫可殚述。明季纂修大谱,汇旧厘新,文固彬彬。后时丁鼎革,旧邑滨江,兵燹流离,率多散佚。今天下又安,而古氏祖功宗德,后裔振绳,人文矗起,较昔光盛。其蜚声黉序,含华吐玉者,固彬彬雅雅;而抱璞西窗,席珍待聘者,亦济济林林。旧江古氏著名於大江南北,燕、齐、楚、蜀之间者,有由来也。盖族日蕃,则谱难仍其旧,德日茂,则无谱取其华。此古氏诸君,重加考订,芟繁就简,颜曰袖珍,不亦藏之便而传之远乎?故吾之览是谱也,见其述前者据信,后者实,忠孝世泽之绵,将自是而愈昌厥后矣,遂喜而为之叙。
时康熙十一年一阳月上浣之吉
赐进世第文林郎河南道御史、前登州府理刑改补知繁昌事、楚黄:吴东升 顿首拜撰
【译文】:
我任繁昌县令数载,深知繁阳古氏,古氏在当地是以忠孝传家而闻名于世。最近正遇古氏诸君续修宗谱,请我作序,我看了古氏世谱,认为古氏懂谱,古氏世谱修的十分完备,各方面都考虑到了。记叙史实可靠有据,记录后人实事求是,这样才能继往开来。没有出现毫无根据的妄言附指和不实事求是的美言浮夸。所以古人写文章,对史实记叙特别审慎。古人说,褒我贬我都在于“春秋”笔法的史实记载。族谱的重要,关乎于一个家族;与史册的重要,关乎一个国家,其意义一样重大。据考,繁阳古氏是从陇西新安分迁到江西安福,又从安福分迁到江南的繁昌,开始居住在黄浒,后移居到旧县。迁居以来,古氏先祖开基扩土,有的创立基业,经营筹划家务;有的忙于著书立说做学问;有的受命于朝庭,勤劳王事;有的道德文章至今还在口碑传颂,还被朝庭和州府嘉奖。真可谓子孙兴旺绵长,文士举子络绎不绝,这些都不需要在此一一阐述了。古氏在明朝就开始纂修大谱了,汇集了许多重大史籍,厘清了分迁续修的繁阳古氏分支谱,历代以来的谱文都是文采缤纷。后世因时世变革,改朝换代,而旧县紧靠江边,兵火战乱不断,百姓流离失所,许多谱史资料散失。今天下又安,古氏先祖的功名道德继续得到后人振兴光大,人文道德文章重新矗立于世,比先祖还要光大明盛,更是闻名于州县学衙文府。他们一个个含华吐玉,雍容高雅;而满腹经纶,埋头读书,怀才待用者,也是人才济济。所以说旧县古氏闻名于大江南北、燕、赵、齐、楚、蜀之间,是有由来的。故凡大户家族日益子孙兴旺,其宗谱就越难以象过去那样简单;功名道德日益昌盛,其宗谱就越发难以叙全其精华。此时古氏诸君,对宗谱重加考订,删繁就简,封面题额为“袖珍”谱,不是既方便收藏,又便于携带传播长远?因此我细览该谱,认为确实是好谱,主要是认为古氏宗谱叙述前史据实可信;续修后记真实可靠,真是忠孝传家,绵延世泽,将来一定会愈发昌盛后世。所以,我就喜而为之作序。
时康熙十一年(1672年)一阳月上浣之吉,赐进士第文林郎河南道御史,前登州府理刑改补知繁昌县事(繁昌知县),湖北黄冈吴东升顿首拜撰
3、第八次修于2009年
《繁阳古氏八修宗谱序》
宗谱,俗称家谱、族谱,古时亦称之为家乘、谱牒。何谓宗谱?谱志一族世系,录其亲而纪其实也。就是说,宗谱就是家史,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古人云:“氏若无谱,上而高曾之所自来?懵然无据;下而曾玄之所自出?混而无序。”所以,我们的祖宗说:“谱若何?上溯渊源,下稽当代,纵横贯穿,勒为成书也。”
宗谱,不但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不但记述本家族的来源、迁徙的轨迹,包罗家族生息繁衍、世系分支、风土人情、人文掌故等历史文化的全过程;而且是一个地方各个历史时代风貌的重要历史文献;也是中华先民血缘相亲,同宗共祖的群体记忆的历史档案。宗谱作为历史分流的一个支脉,它与正史、方志共同构成历代史貌的三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所以,我们老祖宗说:“家之有谱也,犹邑之乘、国之史也。与国之史、邑之乘并垂于不朽哉。”
我繁阳古氏,乃远古世胄,本为姬姓。追其根,周太王古公亶父率族众自豳徙岐,创于周源,肇姓鼻祖,源远流长,已三千余载。寻其源,由周迄秦,以及两汉,“至献帝时,霸公官大夫,析迁新安封新安郡公,遂为新安一世祖。传二十二世,北宋至道时,秘书正字可嘉公,迁江右吉安府安福县”。溯其宗,乃新安古氏世家四十世裔孙、繁阳开基祖崇岳公于明朝天顺元年,由江西吉安安福县迁徙于江右繁昌黄浒,二世祖祯公再迁旧县镇,历经明清两朝,至今已五百五十余年。到我们当代,最小的辈份,已是第二十世。
我繁阳古氏自江西安福迁居繁昌后,秉承祖功宗德,耕读传家,忠孝处世。从明朝万历年间三世祖文昌公始,“说礼义、敦诗书、联师儒、翼子孙、风雨四时,弦歌之声不辍於室。”历代先祖,或科举成才,勤劳王事,精诚报国,多获朝庭旌表勅封;或以儒经商,仗义疏财,济贫救难,名载邑志史册;或吟哦不辍,课读子孙,著书立说,享誉府县文坛。清道光年《繁昌县志》载录我先祖若干诗文,尤其是我九世祖传诗公著有《儦侪诗稿》曾刊行于世。可惜,时洇久疏,年远失传,我们现在很难寻找先人当年放浪诗酒云鹤之间的诗稿文集,只待我等后辈搜寻考证。
早在清初顺治年间,五世祖大佐、大成等六兄弟,为实现四世祖尚智观澜公遗愿,在旧县江边回龙矶上建起了一座“七级浮屠”——“继善塔”,塔铭曰:“一柱擎天,众水回旋;冲霄插汉,科甲联绵;天市发秀,富贵克全;后世子孙,永庇万年。”可惜,这座耸立江边达二百七十余年的古塔,却与更早的“古氏宗祠”一起于71年前、1938年被侵华日寇炮轰炸毁,今已荡然无存,令人捋腕叹惜。现新港镇还有一座已逾百年的“古家大屋”,被繁昌县政府确定为“文物保护单位”。可后院早已是断垣殘壁、破败不堪。仿佛在见证着繁阳古氏的兴衰沉浮,更是在演绎着中华民族的百年沧桑巨变。
我繁阳古氏宗谱始修于明朝万历庚申年(1620年),次修于崇祯癸未年(1643年),再修于清康熙壬子年(1672年),四修于雍正癸丑年(1733年),五修于嘉庆丙辰年(1796年),六修于光绪丙午年(1906年),七修于民国26年(1937年)。从历次续修宗谱时间看,我繁阳古氏与我整个中华民族共命运、同兴衰,尤其是在清晚期的一百余年间,正是我中华民族频遭内外战乱、朝廷益发腐败、民众流离失所的衰弱时期。所以,从第五次续修宗谱的嘉庆丙辰年(1796年)到第六次续修于光绪丙午年(1906年),竟相隔110年,整整两代无力续修宗谱。时隔31年后,虽国家仍是内忧外患,北方剑拔弩张,屡遭日寇挑衅,但繁阳近处金陵京畿,再加国共两党联合抗日,江南相对稳定,当地百姓稍得安居,抗日战争暴发前夕,于1936年秋至1937年春,我繁阳古氏得以进行了第七次续谱。
经历了残酷的八年抗日战争、三年的解放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经历了所谓“人民公社”“大跃进”和“三年饥荒”的人祸天灾,紧接着又是“社教运动”、“四清运动”,直至文革十年全国大动乱。在“以阶级斗争为纲”和“扫四旧”的年代里,我古氏和全国各氏族百姓一样,不说续修宗谱,连家藏的宗谱也难逃厄运,一部部各氏族的宗谱都被“查抄没收”,堆积如山,与“孔孟之道”史籍古董一起,都被焚之一炬。
然而,百姓民众对维护中华文明传承的天性,是任何统治者都无法泯灭的。宗亲们告诉我,在“扫四旧”运动中,当时担任生产队贫协组长的有平宗亲,在“没收”集中在生产队仓库里的古籍史书堆里,发现了我《繁阳古氏宗谱》,就利用值夜班之机,悄悄地一本一本地夹在衣服里带回家,就这样居然完整地保存下了一套。我们今天续修宗谱,才有了可依之本、可查之史。我还听说居住在高安矶山村的老农克成宗亲,当年灵机一动,机智地将《宗谱》装在麻袋里,与稻种一起吊在堂屋大梁上,也侥幸地躲过了“查抄没收”,又保存了一套。众宗亲聚议续修宗谱时,无不庆幸有加,感叹不已。宗谱的遭遇和命运,正是这一春秋历史的直接写照,亦是中华文明兴衰的寒暑表。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历史的车轮把我们带进了21世纪,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以不容置疑的坚定步伐前进。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五千年的古国文明,渊源深远的传统国学,也迎来振兴焕发的新纪元。全国各地政府在组织倡导编史修志的同时,民间也掀起续修宗谱的热潮。
时隔72年的今天,我《繁阳古氏宗谱》得以第八次续修,实赖我繁阳古氏众宗亲不忘祖德,勉承先志。尤其是有源、有纯等宗亲发起倡议,多方奔走,于2008年4月8日推举成立了以建凡、有源为名誉理事长,以少楼为理事长,继沐、有贵为副理事长的“繁阳古氏续修宗谱理事会”。众宗亲团结一致,续修工作得以顺得开展。
我繁阳古氏在启动第八次续修宗谱的开始,笔者即用网络创办了“繁阳古氏博客”,对老祖宗传下来的历代宗谱序文,进行了逐篇标点句读、校注释译;收集编撰了“繁阳古氏当代人物简介”“繁阳古氏春秋”等栏目;建立了电子邮箱,与省内外、海内外和海峡对岸的古氏宗亲进行了广泛联系。现代信息网络的迅速便捷,开拓了我们续修宗谱的视野,提高了我们继承祖德的境界。
“繁阳古氏博客”开通不久,经古氏历史文化专家、《古姓史话》作者古小彬先生推荐联系,去年六月中旬,台湾新竹清华大学理学院长古焕球先生,专程来繁昌探访我繁阳古氏,热情地与我们沟通交流广东古氏、台湾古氏与繁阳古氏之间的分支迁徙的历史渊源。还给我们带来了我们多方联系寻找的、随国民党政权迁台的繁阳古氏十五世裔孙古震先生(已于1998年去世)的家族资料,带来了古震先生的三女儿古庆玲女士的亲情致意和修谱捐款。
紧接着,大洋彼岸也很快传来了亲情的呼唤,迁居在美国纽约的古震先生另一支系,84岁高龄的古震先生原配邝若冰夫人,委托长女古惠茹女士和外孙周滔先生,主动给我们发邮件联系沟通。今年春节正月初五,周滔兴奋地告诉我:“您上次寄来的的我阿公的亲笔信,已经过我婆婆过目确认了。”他在信中说:“我已到过博客上浏览过我公公的事迹,写得很不错。”来信最后,周滔先生郑重虔诚地落款:“古氏后人:古惠茹儿,滔字”。远在异国他乡和海峡对岸的繁阳古氏后裔,不忘祖德、不舍亲情的念念之心,尊祖敬宗、认祖归宗的眷眷之情,令家乡众宗亲感动不已,欢欣鼓舞。
我们感叹,无论时代如何进步,社会政治经济如何发展,血缘关系和家族根源都将是客观永存的事实。改革开放以来,多少华侨华裔和港澳台胞,不畏艰难险阻,不惧山重水隔,不远万里到祖国大陆寻根问祖,祭拜先人。尤其是近几年来,台湾高层众多爱国人士,冲破重重阻力,顺应岛内民众呼声和历史潮流,纷纷登陆,在祭拜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同时,也不忘记寻根问祖,祭拜自已的先人。中国人这寻根追祖情结,与延续几千年的宗谱文化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宗谱作为维系宗族血缘亲情和历史文化的重要根据,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色之一,已成为中华民族追根溯源的重要历史文献。宗谱维系的不仅是一个家族,更是一个民族。
我等族人勉承先志,续谱将成,本源已清、世系以明,上可慰祖宗于在天,下以昭子孙于来年。受众宗亲委托,不揣浅陋,是为序。
繁阳古氏十四世裔孙 建凡 拜撰
2009年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