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岭南第一进士古成之与客家文学
◎ 深圳 古小彬
客籍河源
古成之何许人也?为何值得大书特书?且听笔者慢慢道来。
明《永乐大典》载:古成之,字亚奭,河源人也。简靖力学。宋初,岭峤文风未振。雍熙二年(985),成之以寄产在增城,充广州乡荐。
明嘉靖《惠州府志·卷一三》记载:古成之,字亚奭,河源人也。
清阮元《广东通志·列传》记载:古成之,字亚奭,本惠州河源人。……宋兴,广州举进士者,自成之始。
清《河源县志》记载:宋古成之,字亚奭,赤溪都(今回龙区古岭)人。
清《增城县志》记载:古成之,字亚奭,先为惠州河源人,五季末,来居增城。……初宋兴,岭南以风气未辟,士人无应进士举者,举进士自成之始,故当时有“寰中有道逢千载,岭外观光只一人”之句云。
毫无疑义,古成之是地地道道的广东省河源客家人。
考古氏,源自人文初祖黄帝的裔孙周太王古公亶父。古公亶父是商朝末年周族领袖,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
根据《古氏族谱》记载,古氏望出新安郡、河内郡。“郡望”又称门族,通指魏晋南北朝及隋唐时期,一郡中为众人所仰望的显贵家族。古氏家族的两个郡望,都在河南省:新安郡在今河南省新安县;河内郡在今河南省武陟县西南。由此可见,客家古氏与河南,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关系。
古成之,字亚奭,号帽峰隐士,人称紫虚先生,出生于书香世家。远祖古云应,山西临汾人,唐朝元和年间(806-820)以进士官任洪州(今江西省南昌市)通判,致仕后随子古浩(时任江西虔化县令)定居江西省宁都县北关,为客家古氏一世祖。古成之是古云应的第八代后裔。古成之的祖父古全望,于唐明宗天成元年(926)自江西宁都县迁居广东增城县,开古氏居粤之先河。
古成之自幼聪慧,性情简朴闲静。五季之乱,隐居于增城县罗浮山帽峰岭,自号帽峰隐士,博览群籍,刻苦研读经史,勤于赋诗创作,他学识十分广博,才华横溢,出语惊人,文誉殷殷动四方。
《成之公力学不倦》 画家古永青依旧谱图复原
开北宋岭南进士之先
广东自唐朝以后,人文蔚起,堪称极盛。但历经五代十国之乱,南汉刘氏统制,文风几绝。自宋太祖赵匡胤登基,战乱渐息,天下统一,革除敝政。继后开科取士,任贤用能,采取强干弱枝,以文替武的国策。于是,自北宋以来,在广东士林之中,传为佳话者有三始:广州举进士者,自古成之始;岭南以进士为朝官至通显者,自冯道宗始;粤士由大学擢第者,则崔与之始。
据清《广东通志》载:“宋初,干戈甫息,岭峤文风未振,每取士合一路以一人荐。”宋《选举志》规定:参加考试的学生,必先经过当地州府的考试,考试及格,才由州府送至京师,参加礼部考试,称为“发解”;待礼部考试又及格,再参加殿试,世就是皇帝亲试;殿试及格,才算及第。士子发解在每年秋天,冬天集中在京师,到第二年春便开始参加礼部考试,及第者,列名放榜于尚书省。
当时的增城、河源均属于广南东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古成之,矫矫出群,文章盖世,一鸣惊人,早已引起当路政府的重视,自然也就成了州府推荐的首选。
宋太宗雍熙元年(984),秋试开始,古成之以寄籍在增城,充广州乡荐,督府亲自为之劝驾,并赋有“寰中有道逢千载,岭外观光只一人”之千古佳句,足见古成之当时所取得的荣耀之极。第二年二月春试,古成之一举成名,有司(宋代行政组织名)奏以梁灏为第一名、古成之为第二名。消息传回广东,河源人赶紧建造桂香桥准备迎接他的荣归(桂香桥在旧河源县城西南龟峰塔附近小溪上流)。
哪料到,古成之骄人的成绩,遭到以张贺、刘师道为首的北方学子的嫉妒,很不服气南方人的才华超越北人之上,便想方设法算计古成之。后来得知三月十六日要传胪(即皇帝按甲第唱名传呼招见),便在三月十五日夜,假惺惺为古成之庆贺,暗地里却放哑药于酒中,古成之不知是计,举杯畅饮。谁知到了第二天,胪唱开始,古成之却在皇帝面前说不出话,皇上以为是对己不尊,勃然大怒,下令将他扶出殿外,可是又爱惜其横溢的才华,便宣谕道:“卿宜免学,以图后举。”
寒窗苦读,到手的功名即成泡影,谁都会觉得非常抱憾,但古成之却泰然自若。事后,有人劝古成之上诉以澄清白,古成之却说:“这是命中注定,澄清又能怎样?”足见其肚量之大,宽仁之心,跃然纸上。
端拱初(988),翰林学士、礼部侍郎宋白知贡举,放榜以程宿等二十八人进士,所谓上应二十八宿。古成之排在第十九名(二十八宿中,第十九为象宿),河源县人甚觉荣光,便仿效粤北韶州曲江建风度楼以纪念张九龄,而于河源义荣坊(今河源市源城区上角更楼下)建“象宿楼”以纪念古成之。
古成之是宋朝以来广东第一位中进士者,遂有“岭南首第”之美誉。
勤政爱民
古成之以广博的学识与卓越的政治才干,初任河北真定府元氏县尉,以能著;继任山东益州青都县令,为政以惠爱为本,不依赖刑罚而各事成功。淳化三年(992)召试馆职,任秘书省校书郎,深得秘书省秘书丞张咏器重。
淳化五年(994),李顺、王小波之乱蜀,张咏出知益州,荐辟古成之任职四川绵州魏城县令。斯时魏城县民众有避兵者,皆被溺死,满城上下,积骸如叠,令人心寒。幸免于难的老幼病残之辈,亦仓惶迁徙至别处,县城成为一片废墟。古成之到任后,即安抚难民,招集流民,运米以济饥,发药疗疾疫,经划有法,活人无数。待事态稍为平定,即创立学校,动员大家受学;卖剑买牛,恢复耕作农桑,逆乱风气大变,县城亦焕然一新。
咸平三年(1000)古成之秩满回京,任校书郎(回任)。
咸平五年(1002),蜀又有警,复以张咏
知益州,张咏以古成之长于抚恤,再次荐辟古成之知汉州绵竹县。在任职绵竹县令时,古成之不负众望,常召集父老,话桑麻,讲孝弟;或步移学校,指示教学途径;或巡行陇畝,详观耕获辛勤,惠政不衰。
古成之协助张咏治蜀,政绩如在魏城时。宋真宗皇帝曾谕张咏说:“得卿在蜀,朕无西顾之忧。”而张咏治蜀的业绩,多得古成之之力。
开倡岭南客家文化
古成之既是广东客家文学的孕育者,也是开倡岭南文学的功臣。他的文章诗词,文笔苍古,见解卓异,堪称一枝独秀,为南粤首倡。
清朝光绪翰林院编修吴道镕编《广东文征》时,宋朝文章,首列古成之的《汤泉记》。全文如下:
过水北十余里,得白水山,山行一里,得佛迹院,中涌二泉,其东,所谓汤泉,其西,雪如也。二泉相去步武间,而东泉热甚,殆不可触指。以西泉解之,然后调适可浴,意山之出二泉,专为浴者计欤?!或说炎州地酷热,故山谷多汤泉。或说地中出硫磺,水性即温。彼不闻南北临潼汤泉,乃在其西,炎州余水,未必皆然,即地性之说,固为失之。然硫磺置水中,水不能温,则硫磺之论亦未为得。吾意温泉在天地间,自为一类,受性本然,不必有物然后温也。凡物各求其类,而水性尤耿介,得其类,虽千里而伏流相通;非其类,则经过十字旁午而不相入。故二泉之间,不能容寻丈,而炎凉特异,盖亦无足怪者。吹气为寒,呵气为温,而同出于一口,此其证也。临潼之水,在开元、天宝时最为知名,恩幸宠遇,震耀一时,然自是以来,是非口语亦纷纷矣。此泉出自东南万里外,非山僧野叟之所游息,则骚人迁客之所啸咏,宠辱何自而至矣。
明朝正德年间(1506—1521),河源县令郑敬道,得知古成之为岭南文学首倡,故于原河源县上城还金里邻近南门,筑“倡南书院”以祀。
清朝康熙年间(1662—1722),道宪蒋伊从广东省志中得知宋朝古成之的生平事迹,仰慕古成之是宋朝开粤进士,称他为“岭南第一人物”,便命古成之裔孙,应建祠崇祀。于是,古氏程乡(今梅州)房裔孙同番禺、新会、增城四大房裔孙,踊跃捐资,在广东省城内惠爱东路,建立宋校书郎古公成之祠,额书“古氏书院”,里面设有试馆,书院内悬朝清同治十年(1871)状元梁耀枢(广东顺德人)殿撰的“岭南首第”匾额。
清朝学者仇巨川纂《羊城古钞》亦言“(古)成之以文章为南首倡”。
古成之还是一位杰出的诗人。据《宋史》记载,古成之著有《古成之集》三卷、《删易注疏》十卷。其诗文散刊于《全宋文》、《粤诗搜逸》、《岭南诗存》、《粤东诗海》、《粤东文海》、《广东文征》、《古氏史志》、《古姓史话》及《古氏族谱》中。当代著名客家学研究者罗可群教授,在《广东客家文学史》中评说粤东诗人时,亦首列古成之。
崇祀乡贤 名人品评
古成之逝世后,祠祀于广州学宫,崇祀乡贤;葬于新丰县城东瓜坑村君子嶂下,1984年,新丰县人民政府把古成之墓列为县文物保护单位,拨款重修。
古成之为官为民,心存济世,精通医理,历宰益都、魏城、绵竹诸县,均以善于抚恤、勤政爱民著称,其高超的人格,深受士民爱戴。
而个人的成功,离不开社会的际遇,诸如社会制度的变革,时代风云的变幻,人际关系的和谐,等等。其中,名人的赏识和品评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在这一方面,古成之的上司、同僚和朋友,如张咏、吕蒙正和陈尧佐等人,对他甚为赏识,而且评价也很高。
宋朝真宗咸平元年(998),古成之与左仆射吕蒙正(卒赠中书令)同舟十余日,给吕蒙正留下“交好情笃、斯文重义”的深刻印象。
咸平四年(1001),原开封府推官陈尧佐,因“坐言事切直”,而被贬至广东潮州府任通判,在任期间,曾游罗浮山。那时,古成之已在四川汉州府绵竹县任县令,陈尧佐作《游罗浮怀古成之不遇》诗,题于云泉寺石壁,以示仰慕。诗曰:
欲见故人面,仙凫去未还。
旁人应笑我,两月任游山。
宋朝大文豪苏东坡,于绍圣(1094—1098)中谪居广东惠州期间,因钦慕古成之,曾到古成之宅第,“饱吃惠州饭,细和渊明诗”,他在《和陶杂诗》第八首中这样写道:
南宋晚闻道,未肯化庚桑。
陶顽铸强犷,枉费尘与糠。
越子古成之,韩生教休粮。
参同得天钥,九锁启伯阳。
鹅城见诸孙,贫苦我为伤。
空余焦先室,不传元化方。
遗像似李白,一奠临江觞。
并撰《慕紫虚先生》铭赞如下:
如日月之绚彩,若美玉之无瑕。
登宋进士,文藻联葩。
一朝忽逢韩子,丹炉共养朱砂。
竟飞升于蓬岛,乐逍遥于仙家。
令望犹存,今古颂嘉。
南宋宝庆二年(1226)探花、广州番禺人李昂英,游览羊城五仙观,见古成之诗文与书法双绝妙,乃作《游五仙观怀古成之先生》诗一首。诗曰:
翁来灵笔走龙蛇,翁去瑶坛锁暮霞。
旧事欲谈三百载,五云阁上访仙槎。
明朝黄文裕(中山人,正德庚辰科[1520]进士)读了古成之的诗词后,盛赞“有凤骞霞举、脱略尘土之态,置诸唐律中,殆不可辨。”
明朝南京礼部尚书、著名书画家董其昌《古成之像赞》云:
璠玙质、神仙骨;形影逍遥,心玄默蕴;图史于腹中,披霞于胸侧;毕竟知渠,凡耶仙耶,宪取松色。
羊城(广州市)五仙古观内正厅的左墙壁上,镶嵌着古成之的亲笔诗词书法《古仙诗碑》石刻,该诗碑是广州现存较早的宋碑,高1.16米、宽0.7米,稍损。上端署“古仙旧题”(隶书),中间二段落为古成之诗文书法(草体),末端为跋语(正体)。
明末状元李士淳(广东梅县人)之子李梗,仰慕古成之的德业与书法,勤学苦练,后来成为一代草书书法家。李梗在《力学紫虚先生草书赞》高度评价的古成之书法:
紫虚先生仙笔,灵变离奇;有如天际云烟,从空卷杼,隐显灭没,无迹可寻,此纯如神行,非关运笔也。乃湮没数百年,而今始出,莫非天地之大文欲抒耶,故急取而学之。羲之之后,公之草书为第一。
清朝康熙时期诗人廖榘《咏象宿楼》曰:
楼名象宿邑生光,象宿名存楼已荒。
胸有大才垂宇宙,不留半字贮牌坊。
新丰江水千年曲,保障山岚万古长。
为检青编怀往迹,尚存岭海汉林芳。
民国广东省政府主席李汉魂《题象宿楼联》云:
百粤首探花,公真象宿;
千秋存古迹,我亦关怀。
古成之因政绩卓著与博学之识,深受民间百姓和官方的尊崇,如北宋河源县有“象宿楼”、绵竹县有“古仙亭”,南宋羊城有“紫虚古真仙祠”、罗浮山之帽峰山有“成之庙”,明朝河源县有“倡南书院”,清朝广州有“古氏书院”、粤东的梅县与五华县都建有“成之公祠”、台湾桃园县龙潭有“成之祠”及“成之公蒸尝”,近年河源县又修建了“古成之纪念馆”;或绘其形,或塑其像,或状其行,或颂其德,人们采用各种方式来纪念这位值得纪念的河源名士。
古成之还是河源县历史上唯一被收进《中国名人大辞典》一书的全国知名人物。
总之,古成之其人、其诗、其文、其书,都得到了历代名人的高度评价。
综观古成之一生,少年时期励志向上、勤奋好学成文魁,入仕途后则以民为本、勤政爱民为人杰,而他那宽宏的胸怀、卓越的才干以及涵养精神,流芳千古,永垂不朽,是非常值得后人学习的典范。
说明:志书记载古成之为五代时期人
查考《绵竹县志》、《广东通志》、《河源县志》、《广州市志》,均定位古成之为五季时期人。
五季,又称五代,是指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更替的位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公元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篡后周建立北宋,五代结束。
志书所述如下:
1、《四川方志——绵竹县志·卷五·官师》记载:“五代绵竹县令古成之”。
2、清《广东通志·卷二百九十·列传》记载:“古成之,字亚奭,本惠州河源人。五季末,避地增城。”
3、清《河源县志·贤达》记载:“宋古成之,字亚奭,赤溪都人。五季末避地增城。”
4、清《增城县志》记载:“古成之,字亚奭,先为惠州河源人,五季末,来居增城。”
5、《广州市志》记载:“古成之,增城人。南汉末(917-971年)已有诗名。”
附录:广州市越秀区登记保护文物单位:古家祠
广东省广州市古家祠,又称古氏书院、倡南书院,位于广州市越秀区中山四路230号(旧称惠爱东路师古巷),广州市越秀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2012年11月公布为“越秀区登记保护文物单位”。
清代康熙年间(1662—1722年),道宪蒋伊从广东省志中得知宋代古成之的生平事迹,仰慕古成之是宋朝开粤进士,称他为岭南第一人物,便命古成之裔孙,应建祠崇祀。于是,古氏程乡(今梅州)房裔孙同番禺、新会、增城四大房裔孙,踊跃捐资,在广东省城内惠爱东路,建立宋校书郎古公成之祠。
原祠正门横匾书“古氏书院”,内设祭祖堂、试馆等,并订立十五条祠规,由嘉应州属的梅县与蕉岭县、惠州府属的长乐县(即今五华县,现属梅州地区)、鹤山县古劳围、番禺县傍江村等四房宗亲轮流管理,每年可供参加科试的广东籍古氏裔孙居住。书院内原悬有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状元梁耀枢(广东顺德人)殿撰的“岭南首第”匾额。
书院原对联为:
破荒才学开先路;
不朽声名启后人。
派衍湘江,甲第郎官彰粤海;
徽流绵竹,乡贤名宦著羊城。
再第春官,渊学鸿裁,文藻尚延天禄誉;
数临花县,魏城绵竹,政声长系蜀人思。
东粤孝子西蜀良臣子道臣道子臣道著东西地;
南岭神仙北宋进士仙风士风仙士风流南北天。
清朝末年,朱执信、谭馥、赵声、葛谦等革命志士,在古氏书院设立广州起义机关部。民国“国共合作”时期,古家祠又是古大存等宣传革命统一战线思想的主要活动场所。
广州市越秀区中山四路230号古家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