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本求源 慎终追远
扬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古代文论学会常务理事 古 风
“古”者,是姓?还是氏?在我国上古时期,“姓”与“氏”是有区别的。宋人刘恕《资治通鉴外记》云:“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也云:“姓者,统于上者也;氏者,别于下者也”。从历史发展的程序看,是先有姓而后有氏,且“姓”字从女从生,是原始生育观和女性崇拜的产物。原始的“姓”皆从“女”旁足可证明这一点。据史书载,祝融之后分为八姓,黄帝时有十二姓,到西周时亦不过只有二十姓,但其中没有“古”姓。尽管《风俗通》曰:“古氏,古公亶父之后”,然古公并不姓古。朱熹《诗集传》注云:“古公,号也;亶父,名也”。《周礼》注云:“号为尊其名更为美称焉”。可见“古公”只是后人对亶父的美称,类若謚号。这就是说,起初“古”不是姓,而是“氏”。“氏”产生于“民知其父”的男性中心社会,是殷周等级制度的产物,或者说是“姓”的派生物。《左传·隐公八年》载:“胙之土而命之氏。诸侯以字为謚,因以为族”。《风俗通·姓氏》亦说,周代有“氏于号”的。郑樵说得更明白,“男子称氏,妇人称姓。”由此可见,“古氏”产生于周代,渊源于周人对亶父的“古公”美称,遂以“古”为氏。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春秋战国时期,如古冶子、古桑等人,都是以“古”为氏的男姓贵族。顾炎武《日知录》云:“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到汉代时,姓、氏合一,姓即氏,氏即姓。因此,汉代时,以“古”为姓已基本定型了。古姓宗族便由此而有所发展,据《古氏历代人物采访录》载,汉代古姓名人多达九人,并分布于陕西、山西、四川、湖南、江苏和贵州等地,为古氏宗族的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本刊命名,用“古氏”而不用“古姓”,正是探本求源之用意焉。
那么,古氏渊源者何?又如何分支?汉代应劭,去周未远,曰:“古氏,古公亶父之后”,话出有因,其言可信。所以,历来南北古氏家谱寻根问祖之时,皆奉此言为圭臬,遂成定论。我以为,此话虽为不刊之论,但却失之笼统。我的新看法是,“古公”是周人颂扬亶父的美称,类若謚号。春秋战国时,以“古公”之号中的“古”字为氏。到汉代,才普遍以“古”为姓,并趋于定型,为古氏史举行了一个漂亮的奠基礼!这就是古氏的渊源。
至于分支,历来的南北古氏家谱都不约而同地认定,“山西”是古氏原始分支的基本地望。不过小有区别的是,北方的古氏家谱多以一个“洪洞”为地望,南方的古氏家谱则以“平阳”(今临汾)为地望,以“新安郡”为堂号。这是值得我们继续研究的问题。清朝雍正三年的陕北古氏《家乘弁言》说:“陕北古氏迁自洪洞县之南的古家庄。”南方古氏始祖古云应是河东平阳即山西临汾人已成定论。而北魏时的古弼,《魏书》说是代人,经调查这个代州并非代县。古弼实籍河北蔚县,其地在山西省与河北省接壤处。综合南北古氏家谱的记载,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山西是古氏家族的一个重要的发祥地。据文献记载,除了山西古氏中古云应一支在唐代南迁外,今天陕西、四川、河北、湖南、山西等地古氏分支格局,基本上在汉代就形成了,并一直各自繁衍至今。时至今日,古氏南迁后的一支,又逐渐向台湾、香港、东南亚和海外诸国发展。因此,古氏分支是一个十分有趣而复杂的问题,需要各地宗亲仁人认真研究。
在我国姓氏中,“古氏”虽是一个小姓家族,但却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伟大家族。因为,在我国几千年辉煌灿烂的文明史中,古氏志士仁人都曾为家族、为民族和为国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诸如古公亶父,定居岐山,挽救了一个大汉民族。春秋战国时,古冶子勇比河伯,古桑智冠群臣;以后,古初之孝,古弼之忠,古押衙之义,古之奇之箴、古成之之才,以及古革、古菫、古巩“一门三贵,旷世盛闻”。到现代,更是人才辈出,英杰济济。诸如,政治有古应芬、古大存;军事有古鼎华、古日光、古公鲁、古柏;经济有古耕虞、古念良、古克武、古培才、古焕坤、古达祥、古秋来、古军荣;教育有古济勋;学术有古直、古国顺、古建鼐、古贵训、古奠基;文艺有古元、古寿相、古巨基;评论有古继堂、古远清、古添洪等,群星荟萃,数不可数。这些杰出的人物,是我们古氏家族的骄傲。
因此,对于这样一个古老而伟大的家族研究,就不仅是古氏文化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历来的志士仁人在这方面做了许多重要的工作,如宋代古革、古菫、古巩三兄弟(广东);清代古克健、古范、古丽中(陕北);现代的古焕谟、古贵训、古娘渊、古国瑞、古奠基、古子隆和古小彬等。而古奠基和古小彬于1994年主编的《古氏历代人物采访录》一书出版,第一次将大陆各地及客居海外的古氏宗亲联系了起来,是一件利在当今,功垂后世的不朽之举。
愿通过古氏家族搭建的各种平台,将海峡两岸乃至世界各地的古氏宗亲更紧密地团结起来,为促进文经发展、光耀古氏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