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自述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古氏文化促进会荣誉顾问 古德生
古德生:1937年出生,广东省梅县丙村镇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学部委员,科技部863专家,中华古氏文化促进会荣誉顾问。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1960年毕业于中南工业大学(原中南工业学院)资源工程系。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教研室主任、系主任,研究所所长等职。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冶金设备学术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发明协会理事,湖南省安全委员会特聘专家。
1991年获国家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中共湖南省委、省政府授予湖南最高贡献奖——“科技兴湘奖”。1994年被英国剑桥世界名人传记中心列为“世界有杰出成就人物”。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55年7月的一天,我收到中南冶金学院(现改名中南工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这是一个激动而难忘的日子。我接受着亲人和乡亲们的祝福,沉醉在幸福之中,天真而淳朴的欢笑,不时洋溢在我的脸上。就在赴校报到的前一个晚上,我怀着走向新生活的激情,邀几个伙伴,披星戴月攀登童年向往而又一直未曾涉足的千米高的五指峰。我眷恋故土,让足迹留在家乡——广东梅州的高山之巅;我向往未来,面对喷薄东升的旭日,憧憬着美好的明天。
作为农家第一代大学生,我万分珍惜大学的学习生活,因为它是我人生的转折点。我从山村走向城市,年轻的心更贴近了时代。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正在实施,到处在建设,我渐渐感受到时代的召唤,国家百废待兴,处处需要人啊!读书,专心致志的读书几乎成了我生活的全部。五年的大学生活虽枯燥但充实,我隐约感到科学殿堂的大门在悄然向我慢慢敞开。
1960年,我大学毕业留校任教,更坚定了我献身于太阳底下最光辉的教育事业的决心。我接受着一代宗师的熏陶,在潜心教学的同时仍然继续着童年金色的梦。这时幻想多于现实的日子,我怀着干一番事业的信念,常在脑海中浮现“海市蜃楼”,也曾为自己设计过到达理想彼岸的路,但是我们这一代知识分子经历的政治风暴太多了。洗礼过后,总叫人惘然若失。特别是那漫长的“文化大革命”,无休止的派性斗争让人感到厌倦、窒息。我也曾尝试再度关门读书去寻找心灵的安慰,但偌大的校园难觅一角安宁。满怀一腔热血,空有一身力气,为什么不能做点有益于国家的实实在在的事情呢?“天降大任于斯人也”,我渴望着用自己谱写的历史来证明我们这一代人无愧于伟大的祖国。终于在1973年的夏天,我与几个志同道合的同事,珍重自己人生价值的取向,义无反顾地迈出校门,走向矿山生产第一线,来到工人中间。在生产实践中,我熟悉了生产工艺环节,也体验到了繁重劳动的滋味,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作为一位有强烈责任感的科技工作者,我自然而然地萌发了变革传统生产工艺的决心。
古德生院士于2000年4月为《古氏史志·第一卷》题词
出矿作业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安全条件差,工伤事故有时高达8.45人次/万吨,是经常影响矿山正常生产的薄弱环节。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人们曾作过许多努力,但都未能取得满意的效果。我梦想着在周围世界能找到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凭着长期形成的认识,我认定想要改造传统工艺,首先要创新设备,只有新设备的诞生才能推动工艺的变革,因此我沉醉于各种诱人的想象之中。在短期内,我查阅了大量资料,并从一则国外信息中得到了启示。我决定要独辟蹊径,从研究埋设于矿堆下作业的振动设备入手,以改变矿石流动性态。然而脑子和资料一样,几乎一片空白。为了寻求一条新路,我和同事们走遍大江南北的九座城市,先后到10多个单位进行振动技术考察,吸收营养,寻找灵感,构思方案。在制定方案及主设计的半年多时间里,我们几乎到了超然入静、如醉如痴的境界,不知经过了多少个日日夜夜,经历了多少次对自己设计方案的反复否定与肯定,终于拿出了全套颠振型振动出矿机图纸。拿出设计图纸虽难,要使图纸变为设备就更难了。在政治气候和生产形势极不正常的日子里,不但安排设备加工困难,就连我们参加科研的四位同志也身不由己,先后被分派去农村劳动锻炼,一去就是一年,科研工作只好时断时续。我们凭着对事业追求的恒心,殚精竭虑。断断续续前后坚持了六年,苍天不负有心人,1978年我们发明的颠振型振动出矿机终于在湖北长石矿试车成功了。放出矿石源源不断,劳动效率大幅度提高,工人为之兴高采烈,我们孜孜以求的探索终于得到了回报,我享受着一种神奇的快乐。
1978年,国家拨乱反正,迎来了科学的春天,唤起了人们对科学技术的关注。由于研究成功的振动出矿设备是通过对矿石散体的强力振动,并部分借助矿石的重力势能二实现的连续、均匀、易控的强制出矿,有效地消除了传统重力放矿经常发生的矿石卡堵、跑矿等事故,并实现了远距离操作,把工人从繁重、危险的手工放斗作业中解放了出来,基本消除了工伤事故,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因此得到冶金工业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和许多省局的高度重视,先后在全国举办了10多次技术推广会。短短几年时间。我们的成果就在全国冶金、有色、化工、建材等部门的300多个生产单位推广应用,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无穷的进取心驱使我们朝新的目标进发。我们摈弃功利主义的遐想,挣脱世俗偏见的羁绊,更新观念,看准方向,锲而不舍地上下求索,在科学探索的征途上不断从一个高度攀到另一个新高度。多年来由于成果应用范围的扩大,作业条件的差异和新工艺设想的提出,我们相继研制成功具有破拱、放矿、运搬、给矿、筛分、脱泥等功能的10种新型振动设备,使旧工艺无法解决的诸多事故基本消除,给大块矿、粉矿、泥矿、混矿的处理工艺带来一场变革。根据矿床开采技术条件,我们又创新了如振动出矿留矿法、盘区回采振动出矿连续开采法、振动出矿VCR法等六种采矿方法,使采矿成本显著降低,采矿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在矿房法中还创造了采场生产能力每日1643吨的奇迹。在创新采矿方法的同时,我们还创造了溜井振动出矿技术,振动给矿筛选新流程和采场出矿运矿连续作业等七项采矿新工艺,使井下作业条件大大改善,工伤事故基本消除。我们在设备研制、工艺研究、基础理论研究和新产品开发等方面都获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引起了俄、加、澳等采矿大国的极大关注。
现代工业生产发展对金属矿物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与此同时,由于富矿的大量消耗,使矿床开采品味越来越低,因此我国采掘总量大幅度增高,这也是世界矿业共同面临的严重问题。如果说70年代开创振动出矿技术的新领域是科研攀登的第一阶梯的话,实现采场连续工艺则是我们科研面对的第二阶梯。我首先著文论述了地下矿采矿连续开采工艺技术,并于1986年争取到国家立项。在攻关人员共同努力下,获得了七项专利成果,建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采场出矿运矿连续作业线,解决了过去传统工艺中一次落矿几万吨,而每天只能出矿200-300吨的落矿与出矿效率严重失调的矛盾,创造了采场出矿生产能力每小时1064吨的新纪录,使我国在采场连续工艺领域的研究步入世界几个采矿大国的先进行列,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该成果大大推动了地下金属矿山的生产集中化、作业连续化和管理科学化的进程,并为我国逐步实现地下矿山现代化开辟了新途径。70年代萌发的大胆设想终于实现了,当万吨崩落的矿石,通过由振动出矿机、振动运输列车、原矿振动条筛和液压碎石机组成的连续作业机组,在工人远距离的操作下,源源不断地从采场运搬出来的时候;当看到生产现场的工人们和参观的专家以喜悦的神情交口称赞这奇迹般创举时候,我们感到无比自豪和欣慰。一个人最大的幸福和快乐莫过于能为国家做出新的贡献。
20多年的科研历程,艰难险阻。回顾以往,感触良多,我深深领会到了科学的真谛。
科学事业是需要群体协力的艰苦事业。小道崎岖漫漫,只靠个人力量是困难的,尤其是工科性质的科研,单枪匹马断难有重大成果。我们采矿与散体工程研究所的23个春秋就是大家淡泊名利,大胆创新,携手同行走过来的,所有成果都是群体智慧与汗水的结晶。党和人民给了我许多荣誉,我深知这荣誉应属于我们的群体。
科学事业是没有终点的永恒事业。20多年来,我们的科研工作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从一个起点走向新的更高起点,我们累计获国家级与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发明奖34项。如今我们又在已有成果的高起点上盯住了第三阶梯的目标,决心要在“九五”期间实现“无间柱连续回采”,这是更具难度和挑战性的新的起跑线。我们期盼着更加辉煌的明天。
科学事业是需要人们无私奉献的壮丽事业。20多年的科研经历,风风雨雨,几多艰辛,物我两忘,我们一心扑在科研工作上,连家庭也撇在一边,对妻子和儿女留下永远难以弥补的歉疚。与我一起并肩在科研征途摸爬滚打的两位同事,因长期忘我劳动,积劳成疾,直到难于自持时才从科研一线退下来,住进医院不到两个月就都先后离我们而去。我们的同事淡泊名利,攀登不止,全身心奉献给了科学事业,人们永远怀念他们。值得欣慰的是,在这条崎岖艰难的科学道路上,我们培养的年轻一代已逐渐成熟,他们接踵而来,在冲击科学高峰的征途中,已肩负起跨世纪的重任。
云南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古德生院士工作站在昆明挂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