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古姓始于唐代,守祖业、遵祖训、业农桑,忠厚传家。至宋理宗时,有宁都县仁义里固厚乡的古元(讳松耀)、古敏(讳松隐)、古应召(讳志明)、古善之(讳志乾)叔侄四人,同于绍定四年(1231年)中式为举人,后来古敏与古善之又高中进士,古氏家族才得以文艺显名。越六年,嘉熙元年(1237年)辛酉科试,古介(讳思元)、古之奇(讳思楼)兄弟,又同时中式为举人,家门一时称盛,望重一乡。后来固厚重修古姓宗祠时,悬“叔侄同科”、“兄弟同科”匾额于祠内,光宗耀祖,祠宇生辉。
但江西古姓最具口碑的,当数清代。
寻乌县(旧称长宁县)古姓,一支来自广东省梅县,一支来自福建省长汀县,两支和睦相处,丁财两盛,是县中大姓。康熙年间,菖蒲乡粜米岗村的古全仁,自小爱文习武,一丝不苟,力学不辍,开辟跑马岗教子侄练习武艺。至雍正元年(1723年)癸卯科,中式为武举人,后敕封为昭武大夫,开县中古姓武学之先河。继后,其子古安邦、胞侄古风度、堂侄古刚,均为武举人。
古刚和古风度,皆倜傥出群,勇胆过人,力能扛鼎,兄弟同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庚午科中武举。古刚于次年辛未科会试时,高中第34名武进士,钦点御前侍卫将军,是继定南县柱石乡白沙村古道千之后,又一名江西古姓中的皇宫侍卫将领。而古风度则于甲戌科(1754年)才考中武进士,也被钦点为御前侍卫,保卫皇宫,功劳卓著。至今,寻乌县菖蒲乡粜米岗村古氏祖祠门口,仍悬挂着古全仁于乾隆二十三年立的“三世科第”匾额,及古刚、古风度于乾隆三十年立的“钦点御前侍卫府”匾额,当时家门之盛,为赣南第一。
1930年5月,毛泽东在著名的《寻乌调查》中写道:“秀才生存者全县还有四百个,其中篁乡区塘背古姓一村六百人中占去十一个,是秀才最集中的地方。古柏的高祖七十岁,死时起了个‘圣旨’牌坊,中间写着‘亲见七代’,两边写着‘眼见五廪贡’、‘膝绕十二衿’,说的就是那时候他的孙子同时有十二个秀才。塘背古姓的旧文化在全县是最盛的,他们在政治上也历来占着支配的地位。”
与湖南省桂东县毗邻的遂川县,旧时称作龙泉县。该县古姓是自广东迁来的客家人,与县境中张姓,具属大姓。有清一代,古姓中举入贡仕朝廷报效国家者,有百几十人。如乾隆年间进士古杞山,任云南省曲寻营守府,诰封武德骑尉,叠建军功,升任都阃府。再如咸丰年间的古大儒,武学出身,最初在广东省连州担任团练教头,因随军克复湖北省随州有功,得以升迁,任职把总,赏戴蓝翎。同治元年(1862年),古大儒又督率官兵进军四川省涪州府綦江县,还克复长宁县城,捷报频传,同治皇帝龙颜大悦,连升为守备。古大儒东征西讨,好不威风,兵旗所指,屡著勋劳。至光绪七年(1881年)时,已升为中军游击,清帝念他为巩固大清统治立下汗马功劳,赏赐以“拉利巴图鲁”名号,(巴图鲁为蒙语,勇士的意思。在清代,满族、蒙古族有战功的,多赐此号。)并召见入京,大受嘉奖。
因清朝是满族人统治,匪寇猖獗,朝廷难以尽治,于是涌现出一批批忠义之士,协助朝廷征匪,治一方于安宁。
自遂川县移居吉安府富田乡的古祥麟,克承先志,博览群籍,工于书法,为地方之名士。当咸丰五年(1855年),有贼寇进攻县城,四门告急,城西北更为危急,城内一片混乱。这时,陈太守听说古祥麟有胆识,且有才干,便修书征诏。古祥麟接到太守的诏书后,当即率领古姓叔侄几十人,随函进城,面见太守,共商守城方案,井井有条。太守即委命他率领兵勇数百人把守北门,连迎数战,毫不失机。贼兵见古祥麟把守有度,不敢进犯北门,便转攻西门。后因孤城久守,外援未到,战至次年正月,终因寡不敌众,军卒皆亡,古祥麟亦按剑自刎。
南康县叶坑村的古咏洪,也是一名义士。咸丰四年(1854年),广东省始兴县有红巾军作乱,占领县城。南康县周县令,请求上级政府以不分疆域前往增援。县令素闻古咏洪相貌魁梧,技勇过人,便任命他为百夫长,率领义勇前往声援。古咏洪用计攻下县城,活捉红巾军首领,县令大喜,以军功赏其七品顶戴。第二年,红巾军复起,进攻韶州(今韶关市),韶州告急,古咏洪又率师前往救援,长驱直入,杀敌无数,缴获军械一大批,再次得到上级嘉奖,晋赏秩衔。
当然,江西数万古姓,忠肝义胆赤诚报国之士也不止这几个。萍乡、宜春、九江、抚州、上饶一带古姓,在保家卫国方面,也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在此就不一一赘述。
【本文系古小彬撰写,请转载者注明,切勿侵权】